萧止戈道:“说不定他还活着,只是不愿露面。余三说几十年前天宫机关忽然启动,大门紧闭。但我们进入时一路通行,并未遇到机关。大约便是有人暗中帮忙,”他们先前猜测是余峤破解了天宫机关,但若仔细推算,时间其实对不上,但若是萧慕鱼破解的,就能解释通了。
还有淮如善所见到的那个人影,鬼魂的可能性不大,是萧慕鱼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些。
只是他们虽然这么推断,却也没有实证。毕竟鲛人族的存在已经足够稀奇,遑论更难见到的鲛人。几人对视一眼,都默契地将此事按了下去,不再深究。只有安长卿趴在船边,朝着涌动的海水道了一句“多谢”。
将箱笼捞起来后,船只继续航行,直到看不见船只了,那片海面上才扬起一条银白色鱼尾,紧接着另一条鱼尾也扬了起来,在海面上拍打出浪花,平静的海面上,两个赤着上身,长发如海草披散的青年遥望已经看不见的船只,之后齐齐摆动鱼尾,再次钻入了海底。
***
返航一共花费了十余天,到达雨泽时,已经是十月中旬。
因为出来太久,安长卿与萧止戈没有在雨泽多留,清点了人马和行囊后,便准备启程回邺京。他们离开前,淮如峪在朝上提出了雨泽自此并入大邺版图,向大邺称臣之事。
雨泽官员第一反应自然是反对,但淮如峪坚持己见,又将利弊一一与他们分析清楚,拉锯数日之后,他终于说服众臣,派了使臣随同萧止戈一行前往邺京递交正式国书。除此之外,淮如峪出于感激,附送了大批贡品,其中就包括淮如善喂养的一对大象和一对白孔雀。
一只变成了一对,安长卿自然乐意之至,唯有淮如善一脸愤懑地指责他哥拿他的宝贝充门面,进而愤愤地混进了使臣队伍之中,跟着安长卿一行北上。
安长卿是在队伍出发后五六日才发现混进来的淮如善的,返程时他们走得急,此时已经出了雨泽边界,进了大邺境内。淮如善不怕被送回去,也不再遮遮掩掩,主动现身跑到安长卿的马车上去蹭吃蹭喝。
路上又行了半个月,进了十一月时,他们一行终于抵达邺京。
提前接到消息的群臣在邺京城外恭迎。彼时萧止戈与安长卿骑着骏马并肩受百官叩拜,在他们身后,是前来递交国书的雨泽使团,以及雨泽进贡的大象和白孔雀。大象高大威武,只观体型便觉得骇人;白孔雀高洁神圣,即使屈居木笼之中,仍然犹如神鸟,凛然不可侵犯。
他们在百官的恭迎下带着大队人马与大象白孔雀进城,听闻消息出门观看的百姓们瞧见了,纷纷跪地口称万岁。
这一日,后来在史书上被称为“盛世之开端”,大邺收复旧地,扩大版图,数百年盛世自此而始。
*
皇帝与雁王离京数月终于归来,甚至不费一兵一卒就使得雨泽主动臣服。先前对两人离京颇有微词的官员们此时只剩下交口称赞。群臣尚且如此,目睹邻国进供的坊间百姓更是将皇帝与雁王捧成了天上神仙下凡。都说是老天看世道艰难民不聊生,才送了明君下凡来救民于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