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陈夏想了一下,“先安排3个人就行了,他们还要负责运送药材,每人每月给50元?”

陈亦根更高兴了,这等于他又一手掌握了3个“工人名额”,到时谁听话就给谁,至少这个人得是有良心的人,肯拥护陈夏的人。

也许有一天,陈氏族长就是陈夏来当呢?

陈夏要在村里招3个帮忙师傅,一个月50元工资的消息放出去后,马上整个村都轰动了。

庆丰村一千多个人口,除去老人小孩,起码有一半是壮劳力。50元工资别说只是碾药了,就是碾石头也划算呀。

于是当天晚上陈亦根家里都是进进出出的说情人群,庆丰村本来就是以陈姓为主,大家都沾亲带故的,要谁不要谁就让老头为难了。

最后老头想出一个办法,“比武招工”。

陈夏一听就乐了,第二天刚好是周日,于是带着一群娘子军,让四院的机船把大伙儿送到了庆丰村去瞧热闹。

陈夏那个没过门的媳妇也吵着要去,当天直接翘班了,院长的女儿就是这么任性。

当陈夏带着一群莺莺燕燕回来的时候,小孩子们已经在码头上大叫“小夏哥,小夏哥。”

陈夏潇洒地挥挥手,然后又从包里摸出一把水果糖,直接朝小孩子聚集的地方洒去,河埠头一时间鸡飞狗跳。

几个年纪大的村民们在起哄,“老二,你这是洒喜糖吗?”

陈夏用手点点旁边的女孩:“瞧见没,这就是我未来媳妇,长得漂不漂亮?”

“真的呀,啊呀,长得跟画上的明星一样,大家快来看呀,陈老二未过门的媳妇来啦!”

这一吼,可是把村里的三姑六婆们都吸引过来了。陈夏这是庆丰村第一个娶到城里媳妇的人,可是羡慕死了这些欧巴桑了。

比赛是在大村部门口的空地上举行,陈夏清楚记得,他重生到这个时代的当天,被大家抢救的地方就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