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

“同志,你看我这盆大花君子兰怎么样?我可是在家里养了4年,瞧这品相,瞧这花型,绝对珍品。”

陈夏懂啥品相呀,就眼睛看向老黄头,他也不怕老黄头跟人唱双簧。

一来他是临时起意,老黄头也没时间准备;二来他自认为自己看人眼光还行;

第三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怕有人耍阴谋,中国人别的不多,爱管闲事的人特别多,真有问题总有人跳出来会反驳的,说难听点叫多管闲事。

老黄头拿起这盆君子兰看了一下,点点头:“这盆大叶品相不错,是精品,市场价100元,120元能收。”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夏身上,陈夏耸耸肩,爽快地掏出120元给了那个中年男子。

第一笔生意成交。

这下子好了,大家来朝阳公园不就是图卖个好价格嘛,现在有人收,那为啥不卖呢?

第263章 再过两年有惊喜

当陈夏真的拿出现金,以高于市场价2成收购君子兰时,人群一下子炸了。

来这朝阳公园的基本上都是来做君子兰买卖的人,或者就是君子兰爱好者,谁家里没有几盆珍品精品?

除了特别衷爱的花痴,其他人只要钞票到位,万物皆可卖,家里的黄脸婆要不要?

于是大家一哄而散,纷纷去把自己家里的君子兰来搬来买卖,就怕过了这村没了这个店。

冬天的东北街头是要冻死人的,在老黄头的介绍下,陈夏以一天50元的价格租了朝阳公园的一个暖棚,面积大概有两百多平米,够用。

收购非常顺利,到了傍晚,陈夏和老黄头已经收了200多盆君子兰,其中珍品50盆,精品170盆,总共花了毛4万元,这数目绝对令人咂舌了。

等天快黑了无人再来,陈夏掏出100元来给老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