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现在最大的出口大户,越州黄酒厂一年的出口额度也不超过200万美元,现在庆丰药厂半个月的出口额就达到了100万美元了,这是要发的节奏啊。
看来对庆丰分厂的重视还要再上一个档次才行。
这是一种双赢,他帮庆丰分厂保驾护航,而庆丰分厂则给他提供政绩,难道他就不想再往上升一级?
于是在陈夏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庆丰分厂已经成为了“市属重点企业”。
可惜陈夏这个幕后老板不能受到任何官面上的好处,否则别说一个小小总务科长了,来个副处级待遇都说不定。
第二天,地区书记李兵权,专员韩丁泽,主管经济的副专员魏兴海、主管卫生医药系统的副专员张洪波,另外一些局办的头头脑脑们一同前往庆丰分厂视察。
这让柯镇区的区长秦卫民、西浦公社主任斯新良都是大喜啊,尽管庆丰分厂是“市直属企业”,但毕竟是在柯镇区范围内,这里面多少可以蹭点功劳嘛。
于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干部浩浩荡荡杀到了,这陈巧姑吓得手足无措,毕竟只是一个20岁的小姑娘,成长还是需要过程啊。
关键时刻就要看陈亦根同志了,人家虽然没接待过这么大的干部,但作为一个农村土皇帝,多少总有点见识的。
李书记和韩专员到每一个车间都去转了一圈,看到这么简陋的一家工厂,员工还全部都是没有文化的农民,却创造出了整个地区首屈一指的出口药品。
让这两位地区主要领导都是感慨不己,再想想地区下属的那么多工厂企业,几千人的厂也有,几十人的厂也不少,却没有一家能像庆丰厂这样牛逼的。
于是这位李书记就在现场办起了公来。
“同志们,通过这次庆丰药厂的参观和调研,给了我们一个深深的启发呀,你们看看,这些农民兄弟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我们国家,为我们越州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人家开动脑子,主动出击,利用自己的拳头产品去赚的是外国人的钱,没有在窝里横,这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呢?
很多工厂不在等上级分配的任务,没任务时就养着一群闲人,这样迟早是要出大问题的。如果哪一天厂子维护不下去,国家又不能一管到底,那怎么办?”
作为改革派的李兵权,当然不会错过这么一个现场教育的机会,就连韩丁泽也是点点头,表示赞同这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