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页

陈夏的要求是尽量现代化,不再像庆丰药厂那样小打小闹,所以轰轰烈烈的基础建设也开始了。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前进。

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吧,陈夏前世是医生,不是企业家,更不是药学研究者,所以除了出出主意外,其他他也没有多少用处了。

作为一名专业的医生,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柳叶刀》杂志在最近两个月,分别刊登了两篇连载论文。

第四篇论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研究》,第一作者是陈春,第二作者是宣永达,通迅作者是陈夏。

第五篇论文《质子泵抑制剂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评价》,第一作者是郑海生,第二作者是王逸群,通迅作者还是陈夏。

这两篇论文其实是姊妹篇,主要内容就是明确提出了四联疗法能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并且治愈率达到了惊人的90。

并且把质子泵抑制剂这个全新的药学概念正式推出来了,重点注明了已经有第一代产品“奥美拉唑”问世。

《柳叶刀》不到一年时间连发5篇论文,这种打破常规的方法,自然引起了国际主流医学界的强烈关注。

陈夏的“加倍美元”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5篇论文光是公关费就是100万美元啊,要知道这时候普通欧美工人一年的收也就一万美元而己,有钱难使鬼推磨在哪个国家都一样。

什么?底线?底线不就是用来打破的吗?

如果说前三篇论文还仅限于学术研究方面的话,第四篇第五篇论文内容就直接是临床治疗了,这个就非常有意义了。

每年提出一些医学研究方向的论文不少,但提出治疗方案的很少,甚至是无法治疗的,那引起的关注就会小很多很多。

就比如,你发现了胃癌,然后把胃癌的致病因素、病理生理等等研究得很详细,大家一看:哦,原来胃癌是这么来的呀,明白了,但内心是没有震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