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收入不如拿剃头刀,这就是典型的收入分配体制出了问题。
知识分子得不到尊重,也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这也是导致八九十年代,国内的精英们纷纷出国的最根本原因所在。
还有一个,职工干得好,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单位先进,或者什么比赛拿了什么奖项,一般都是以荣誉为主,几乎不发钱。
如果是后世,一般首先就要奖励现金嘛。
比如奥运会冠军,金牌一块,国家奖励多少。再比如职工获得了优秀员工,单位一般也会奖励几千元不等。
而八十年代哪怕要奖励,也是给你一张奖状纸,让你贴在家里的墙壁上,光宗耀祖。
要说东西也有,什么陶瓷茶杯、搪瓷脸盆等等,
上面还非常细心给你印上几个字:“xxx年优秀职工留念”,或者“xx届运动会纪念”等等。
哪怕像陈夏当初论文在《柳叶刀》上发表了论文,获得了全国劳模,也只是奖励了500元,就这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般的奖金了。
而再过几十年,如果哪个医院有医生在《柳叶刀》上发表论文,单位最少要奖励几十万,好一点的上百万都有可能。
时代在变化,讲奉献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如果还是死抱着所谓的荣誉不放,这就会极大的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陈夏已经有了改革的决心的,所以也想趁这个机会,跟大家交个底。
“赵院长,几位,我是这么想的,为什么要一次性给1万元的奖金,一个是因为这钱本来就是他们赚的,应得的。另外一个,也有千金买马的意思在里面。
我们越州医院的等级只有副厅级,而且还地处一个小城市,这就是我们的劣势。如果我们医院要发展,要建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医院,不是造几个大楼就行的。
关键是人,我们需要大量的顶尖人才,这次我们去大学招聘,很多大学生都愿意来我们医院工作,这是一个好现象,想当年我刚参加工作,我们单位一年才来几个大学生?
当时的院长顾伟同志,为了吸引大学生来我们医院工作,又是提高福利,又是新建职工小区,那可是想尽一切办法,就这样,大学里最优秀的人才还是选择留在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