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治了没效果,也不要改变了以后吃出毛病来,那就有得官司打了。
这也是陈夏让这些名中医们,用传统的帮教方式,自己带徒弟的原因所在。
古代学中医,你进去,先是3年打杂,比如到药房去搬药切药,或者跟着一起去野外采药。
这3年内,师傅没给他书看。
但会观察他们,有时会说一下药加工炮制的方法与辩药好坏的经验。在干粗活的过程中,让学徒自己认识了一些中药与基本的炮制方法。
学习中医,肯定要先认识与学习众多药材吧?
3年后师傅会拿来一些如《伤寒论》《金匮》《黄帝内经》书给他们看。
开始没讲解,只是每天按要求背诵书中的一些内容。
一般情况师傅给病人看病,他们只能在一边听,帮拿药,晚上看白天抄下来师傅给病人看病的医案等等。
这个过程,短则3年,长则5年。
你经过这6到8年的学徒生涯,师傅看你天资不错,心性上佳,接下来才是教你真本事的时候。
会讲解一下书中内容,及辩病看病的一些方法,讲些药理汤头与脉理。个别内门弟子,师傅还会教你一些独门秘方。
而这个正式拜师学医的过程,又要个7年左右,经师傅考核合格,方才允许你独立行医。
这整个“学医”到出师,起码要14年左右,可以说,培养一位中医师是非常不容易的。
再反过头来看看现在中医药大学,5年时间,就将一批毫无中医中药基础的高考生,批量化生产出来成为中医生,有真本领的又有几人呢?
绝大多数恐怕连中药材有多少品种,长什么样,什么性能什么作用都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