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考完之后反省?
那是什么,从来不知道,没听说过,考完之后难道不应该去东市的含春楼消遣吗?
然后,距离越来越大。
学霸们经过前两场考试已经明白了这场科举到底想要考什么。
答案是——个人能力!
是的,看起来和没说一样,但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场诗词汉赋考察士子们的基本功是否扎实。第二场考察算数,意在摸清士子们是否精通民生之道。第三场策问就不用说了,真正的大比,测试士子们是否真的拥有当官的潜质。
比如‘民’为题,实际上就是考察士子们是否知道百姓疾苦,能不能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搞清楚了朝廷到底考什么,有了思路,那下笔才能真正的‘如有神’。
至于学渣,那当然是两眼一翻,盯着燃香发呆。
姜承枭领着裴矩、虞世南俩人悄无声息的进入一间考场。
监察考试的官员们正欲行礼,姜承枭摆摆手示意他们保持安静,于是大家各司其职,没有发出一点点动静。
为了避免打扰考生,姜承枭走的很慢,基本上没有声音。
前两场考试他没有过来,第三场考的是策问,他打算过来看两眼。
嗯,原来监督考试的感觉是这样的啊!
居高临下,一种站在局外人看好戏,期望士子作弊的小心思油然而生。
思想小小的开了个小差,然后他收回精神,认真的看着士子们答题。
看了两圈,有的士子下笔飞快,写得激情四射。有的士子摇头晃脑,昏昏欲睡。还有的士子则双目无神宛如死物一般。
虞世南看见那些‘无处下笔’‘不知道怎么下笔’的士子,恨不得赏他们几个耳刮子。
一个个的,都是郡、县官员保举推荐前来参与科举,居然如此无能,简直是浪费名额,暴殄天物!
裴矩显得稍微冷静,不过嘴角也是时常挂着冷笑。
因为他看见不少士子写的东西简直是狗屁不通,甚至有的字写的奇丑无比。
这样的人若是当了官,不说他如何治理民生,但是过往文书写作就够他学得了。
难怪王上铁了心要搞科举,估计是早看出来了底层的官员都是无能庸碌之辈。
这种人要是出自裴氏,肯定是祸害。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人若是真的出现在裴氏,早就被打死在族学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