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易此时一头一身的汗,说话声音都是虚的,却稳稳当当的朝三皇子倾身一礼,三皇子回了一礼,拿起玉板当起了木头人,今日他的事已经做完了。
朱丞相又朝着皇上倾下身去:“老臣谢皇上恩典。”
“朱相好生歇着吧。”皇帝不想和他掰扯,看向更让他感兴趣的祝长乐:“老三向朕举荐你为征西大将军,朝中大臣有疑虑,不知你可能说服他们?”
“我为何要说服他们?”祝长乐背着手回头看向一众朝臣,见着好几张熟脸。
“若皇上信任我,封我为征西大将军,那我就是,还需要经过大臣同意?”祝长乐拱了拱手:“我从小在江湖中长大,初次入朝,对这些弯弯绕绕确实是不太明白,不知哪位大人能给我解解惑?”
皇帝眼睛眯了眯,倒是什么都敢讲。
朱正易看了一个方向一眼,立刻有人执玉板站了出来:“满朝文武大臣,丞相太尉,六部尚书,皆是替皇上分忧解难之人,祝小姐不懂,我便说得详细些。打个比方,年关将至,礼部便需得商讨出章程,再交由皇上定夺,而不是皇上来一一过问,皇上的时间何其珍贵,怎能浪费在这些琐事上。”
“这位大人的意思是,我是琐事?”
那人微微倾身,退回原位,摆明了不将她当回事。
祝长乐扬眉,笑了。
“琐事便琐事吧,谁还没点琐事呢?按这位大人的意思,我这个琐事应该交由众人讨论之后再由皇上来决定是不是用我,现在直接跳过了你们,你们就觉得不对了,是这个意思吗?”
谁都知道这是个坑,可不回答就是默认,回答……也好不到哪里去,应也不应都不是。
还是之前那人站了出来:“祝小姐胡搅蛮缠了,莫说大皖,便是往前数朝皆是如此,不是针对你,说得难听些,你还没那个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