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思的建议下,高文婷开学后经常住在学校,只有周末才回小院。体育大学距离创业园也不算远,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高思就想晚上带她一起。
傍晚5点,高思给高文婷打了个电话。
“怎么了哥,是不是想我了要请我吃饭?”电话另一端传来高文婷开心的声音。
“对啊。晚上七点私房菜,去不去?”高思问道。
“必须去,你现在在哪儿?”高文婷问道。
“我在公司。你直接来找我吧,把车就停在创业园地下,晚上回家住,明天早晨你再开走。”高思直接安排道。
“行,听你的。”高文婷高兴得就像是一只出笼的小鸟。
高思看了看表,时间还早,他就在电脑里打开点石成金实验室最近一个月新材料预测的分析报告看了起来。
上个月总共完成新材料预测2900种,平均完成一种新材料理化性质预测的时间是25分钟,每天可以完成不到100种全新化合物的预测。
这个数量听起来不少,但在这不到3000种化合物中,绝大多数都是毫无价值的东西。
以前高思异想天开地认为,把所有可能存在的化合物都计算一遍,然后形成一个庞大的资料数据库就行了。现在看来,这件事情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因为在海量的计算量面前,就算是超算也显得如同蜗牛爬行一样无比缓慢。
计算机科学家曾经对信息社会有个预估,说人类社会对于计算的依赖会越来越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计算需求会呈现指数级别的增长。
而现在摩尔定律已经失效,芯片性能已经几乎提升到了极限。此时,计算能力的不足可能就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阻碍。据科学家计算,到2050年,人类可能要把电能的一半以上都用于计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