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诏看着朱栩有些厌烦的神色,走近一步,低声道:“殿下,有一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
朱栩头枕着双手,看着他道:“说说看。”
曹文诏迟疑了一下,道:“您看,我们将番薯,玉米的种子,还有做的方法教给兵部怎么样?辽东地广人稀,很适合种植。而且,不但对边关有利,他们也不会再来纠缠我们。”
朱栩顿时嘿笑一声,坐起来道:“这个你就别想了,一旦交出去,暂不说金人也会得到,恐怕这京城,甚至整个大明的物价不降反升,某些人会更富,穷人会更穷。”
曹文诏对现状想了想,也觉得是如此,便道:“是属下想差了。”
果然如朱栩所料,一连两天,关于朱栩城东作坊的折子越来越多,一副要盖过漕运事件的势头。
第108章 萃芳楼
第三天。
朱栩在景焕宫前放了一张摇椅,垫着清凉锦被,躺在上面摇摇晃晃的翻着书。
或许专业出身的问题,朱栩对历史偏爱,犹爱野史。
这是一本关于商周的,讲的是各种礼仪,其中夹杂各种野史外史,这让朱栩的津津有味。
大明朝师祖宗法,这祖宗就是周,各种礼仪也都是模仿自周朝,朱栩自小长在宫里,对于繁文缛节了解最多也深恶痛绝。
但这不妨碍他看些有趣的。
“殿下。”
几乎是同时,曹文诏与曹化淳从东西两边走来,异口同声地喊道。
朱栩头也没抬,手指沾沾嘴唇,翻了一页。
“这周朝的考评法真是有趣。”朱栩没理会两人,一边看着一边微带兴奋的自语道:“要是能将这考评法用在我朝,将赈灾抚民都加入考评里,一定有奇效。”
曹文诏,曹文诏是景焕宫的两曹,朱栩都是称呼大曹小曹。
此刻两人都是神情凝重,站在朱栩身前。
但朱栩丝毫没有理会两人,继续看着书,似自语的又道:“这吏治往往都坏在根子上,底层的不解决,上层再怎么使劲也没用。吏治,乱世当用重典,恩,这句话说的好。”
两人等了许久,都没见朱栩说话,对视一眼,眼神都带着疑惑,没敢打扰。
姚清清端着一盘冰镇西瓜出来,轻轻放到朱栩身侧。
两人立即抬头,目光疑惑的望过去。
姚清清轻轻摇头,她也不知道,有些担心的看着椅子上摇摇晃晃,看似一脸优哉游哉的朱栩。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