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安静的可怕,除了朱由校也只有边上的刘时敏陪着。
似乎腿有些不舒服,朱由校用拐杖敲了敲,叹道:“这年尾了也不让朕太平啊。”
刘时敏躬着身,听出了朱由校的话音,轻声说道:“皇上,奴婢查过,锦衣卫没有动。”
朱由校抬起头看着门外,目光中透着怪异之色,似自语般的道:“你说,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居然能将那么多大臣挡在宫外,惠王,有可能吗?”
刘时敏沉默了一阵,语气听不出任何异样的道:“奴婢觉得不可能,依附魏太监的大臣大部分都是近半年内的事情。想要抓住他们的把柄,除非早在一年前就算到魏太监会有今天,这些人会去依附,所以就开始查,今天才能用上。”
这就是悖论。
任何人都跨越不过的悖论,没有人是大仙,可以推算过去未来!
朱由校想了想,也只得点头,怅然道:“是啊,除了魏忠贤本人,谁能有这么大本事。”
涉及到信王勾结內宦,甚至是图谋不轨这样的大逆,刘时敏就不能随便插嘴了。
朱由校精神不太好,目光有些涣散的道:“你说,魏忠贤想要什么?信王,真的会谋害朕,篡位吗?”
刘时敏躬着身,表情平静仿佛没有听到朱由校的问话。
第172章 顾秉谦的姿态
杨涟等人眼见魏忠贤下狱,自然是万分大喜。
杨府。
周起元,李应升,黄尊素以及其他闻风而来的东林或者清流,将杨府大堂挤满一堂。
群情激奋,每一个都带着满满的激动与期待。
周起元看向杨涟,沉声赞道:“杨兄,此番功绩不亚于赵公当年的‘京察案’,清除阉党功在社稷,杨兄,必名留青史,为士人表率!”
李应升也激动的道:“不错,杨兄这次大胜,大涨我正人士气,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堂上必然再次众正盈朝,大明中兴不远!”
黄尊素为人低调内敛,但此刻也忍不住了,看着杨涟一脸热切的道:“杨兄,此时我们应当尽快上奏,务必将阉党彻底清除,同时召回各路同僚。”
“没错,必须先将阉党除个干净,决不能再给魏忠贤东山再起的机会!”
“那就一定要咬死他与信王的勾结,应该马上让人联络内阁,看看到底有哪些证据,我们也好写折子!”
“对,信王既然掺和进来就不能放过,只要盯住了信王,魏忠贤必然跑不了!”
“信王图谋造反已是事实,绝不容狡辩!”
“这样的大罪,活罪难逃,死罪不可免!”
杨涟那副别人欠他钱不还的表情好了许多,听着众人议论声,不自觉的挺了挺腰,待听到他们提及信王,心里不禁犹豫,要不要去找惠王探听一下?只是这个是时候若将惠王牵扯进来,多半有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