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栩更在意的,还是黄太吉的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明,他在后金的地位正在稳固,一旦他能够压服其他贝勒,控制八旗,为父报仇的宁锦之战,就不远了。
朱宗汉见朱栩沉默不语,又道:“臣还查探到,建奴正在加紧筹集粮草,八旗兵马,尤其是蒙古军队一直没有解散,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朱栩颌首,道:“给朕盯紧了,不止是建奴,蒙古那边,也要加紧渗透,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每个部落都要有人,任何的风吹草动,朕都要知道!”
“遵旨!”朱宗汉将两本小册子递上来。
朱栩翻开一看,都是安插的人手名单,另一本是情报简略。
朱栩满意一笑,道:“嗯,做的不错,需要什么,尽管提,朕不吝啬。”
朱宗汉犹疑着道:“臣需要惠通商行银票,十万两,另外,还需要皇上的旨意,赦免一些人。”
朱栩一挥手,道:“小曹,你去取银票,刘时敏,你去拟旨,二十道,拟好将名字空下,盖上玺印。”
朱栩又一单膝跪地,道:“臣叩谢皇上!”
第283章 辽东李家
太原案比兖州案更惊人,牵扯着众多王室,以及满朝文武的心。
因为晋王是第二个,而且罪名昭昭,一旦坐实就能表明,皇帝有意对宗室动手!
不过看到晋王的请罪奏本,以及皇帝的批复,天下悬着的一颗心都落了地。
总理大臣朱由检,东林党在朝堂上的代表,清流领头人物,左都御史杨涟,还有在野的各路高官,都暗地里吐出一口气。
全是默默感叹:皇帝还有理智,那就好。
御书房内,朱栩手里拿着袁崇焕的请罪奏本,言辞慷慨,字句恳切,从字面上,有着深刻的反省之意。
朱栩暗自摇头,扔到了一边,看向曹化淳道:“孙阁老还有多久能到京?”
辽东,总让朱栩有些不安,没有孙承宗在,他心里一直不踏实。真要是让黄太吉一次性打到山海关,他这个皇帝,只怕比历史上的崇祯还要狼狈。
曹化淳转身,道:“回皇上,上次传信说是年前可到,应该就在这几日了。”
朱栩深吸了口气,点点头,继续翻着奏本。
经过六部,文昭阁,司礼监的筛选,到他这里的都是紧要之事,朱栩丝毫不敢马虎。
很快,朱栩就看到了来自四川的奏本,是秦良玉上的。
秦良玉兄弟三人,掌握着近十万大军,威慑西南诸省,尤其是连接着灾情最重的陕西,甘肃。
朱栩翻开,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暗自点头。
秦良玉言称,遵照他的旨意,在各路修建要塞,重建各地重镇有了初步成效,几路乱民企图北上成都,亦或者北窜陕北都被挡住,歼灭在四川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