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看不透,越是看不透,心里也越警惕。
身在科尔沁的黄太吉,也走出大帐,遥望着沈阳方向。
他能站起来了,可以慢慢的行走。望着沈阳方向,眼神痛楚难言。
布木布泰站在他身侧,扶着他一只胳膊,表情也有些不舍。尽管她在科尔沁长大,可沈阳才有归属感。
黄太吉看了好一阵子,才轻声道:“你说,我大金还有机会吗?”
布木布泰仰着小脸,大眼睛眨了眨,道:“有,只要明朝内乱,我们就还有机会。”
黄太吉一笑,道:“你说的不错,我大金依大明而存,大明不乱,我们连生的机会都没有,接下来,本汗就要大明内乱,越乱越好!”
布木布泰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黄太吉虽然不看她,却也知道她在想什么,微笑着道:“你是觉得大明皇帝英明神武,他们不会这么容易乱起来对吗?”
布木布泰看着黄太吉,轻轻点头道:“大明皇帝不是一般人,目光长远,行事诡谲,他们又人才济济,一些民乱,伤不了他们根本的。”
黄太吉满脸都是微笑,显的很是神秘,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大明这艘船就要停下了,一停下,他们就会乱。”
布木布泰虽然聪慧,可还是听不懂黄太吉在说什么,小脸都是不解。
黄太吉也没有解释,眺望着沈阳方向,目光坚定异常。
沈阳皇宫内的朱栩,简单的叙话之后,就让众人去休息了。
他还好,其他大臣都是奔波了两天一夜,疲惫至极。
孙承宗,申用懋等人接管沈阳的一切权力,也等同于接管了辽东,庞杂的事务,将他们压的喘不过气来。
同时,身为辽东巡抚,总督的张问达,贺虎成等人就显得相对清闲。
外加一群不甘寂寞的满朝公卿,差别异常的明显,只是休息一阵,缓过精神头,就又来找朱栩麻烦。
第494章 辽东的人事安排
朱栩正在黄太吉搞的文苑内,慢慢的踱着步子。
朱宗汉跟在他身后,面无表情的道:“这里是黄太吉特意做的,他对我们明朝的文化特别感兴趣,也重视汉官,还仿照我朝六部改革,严格来说,他是一个很有能力,很有野心的人。”
朱栩点头,书架上,意外的还发现了《神宗实录》,《三朝要典》。
朱栩伸手拿过《三朝要典》,信手翻了翻,上面还能看得到黄太吉的批注,都是汉文,每一个字都是工工整整的小楷。
在“红丸案”的结尾处,还有一行小字:“宫闱乱,朝堂乱,整个大明就一个‘乱’字,无人不在其中。”
朱栩眉头挑了挑,黄太吉看的还真是准,明朝的党争在万历朝急剧成型,堂而皇之,在天启朝发展到了巅峰。万历朝的党争无处不在,甚至涉及到了宫闱,所谓的“国本之争”更是朝臣与天子的对立,长达十多年,为此被罢免了三任首辅,数十堂官,可最后还是万历皇帝退后,朝臣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