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页

独断大明 官笙 526 字 2022-11-10

“剿贼的军饷要是用来赈灾该多好,反贼都该死!”

“反贼都该死!”

沿路上一群人民众跟着大喊大叫,俨然成了口号,喊的整齐响亮。

冯铨,张辅之也气的怒火升腾,可没有辩解。后面的一群官吏拼命的解释,可一来声音小,二来谁也不愿意听他们的。

张溥听着他们的喊话,气的吐出一口血来!

他是为国为民,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什么时候成了反贼,叛逆了?

张溥恨的心脏都要炸开,双眼怒睁,含混的大声道:“愚民愚妇,蠢不可及!”

换来也不过是更多的石头,臭鸡蛋,菜帮子。

很快,囚车就来到大理寺,每个人都被从囚车上放出来,押入偏房,等待传讯。

大堂上,衙役林立,来自各个衙门的官员都坐齐,就等着主审,陪审两位大人来了。

而门口已经围满了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根本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衙役们拼命的阻挡,不然他们就会冲进来。

这个时候,信王的马车刚刚通过通州,正快马加鞭的赶往京城。

不管他多么不喜欢周应秋,周应秋暂时都不能有事,一个五年之久的吏部尚书突然倒塌,对朝局影响太大,或者说,对他朱由检来说,不是一个机会!

他在担心,一旦周应秋被人强行推倒,皇帝的怒火会向所有人宣泄!

第511章 判决

朱由检火急火燎的快马加鞭,可周应秋一点也不着急。

他与傅昌宗坐在一个马车内,刚刚过了山海关。

周应秋坐在傅昌宗对面,道:“崇祯朝以来,皇上竭尽心力的想要遏制腐败,认为腐败是一个国家没落的根本原因,我是也赞同的。吏部这几年也在加紧监督,不过收效甚微,还是需要吏部之外,长期有效的监督才行。”

傅昌宗点头,道:“户部的情况也不太好,纵然有东厂,也有锦衣卫的暗中监视,可贪污之事还是层出不穷,尤其涉及到赈灾,杀了一批又一批,还是有人敢伸手”

周应秋目光微微闪动,看着傅昌宗道:“傅尚书,我倒是觉得,督政院的作用可以继续扩大,必要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有调查,免除官吏的权力,尤其是一些芝麻小官这权力还要不受地方衙门的辖制!”

傅昌宗脸色微动,旋即思索起来,道:“说的有道理,吏治的败坏往往是从下而上,若是能够有效的遏制底层的贪腐,未尝不是好事情。”

周应秋见傅昌宗同意,微微一笑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回京之后,你我联名上书皇上。”

傅昌宗没有意见,想了想又道:“关于登记房舍,给官员安排独立的办事府邸,吏部做的怎么样了?”

周应秋眉头皱了皱,眉宇间罕见的露出煞气,道:“三个月前我就发了文,可回音寥寥!”

傅昌宗不意外,自古以来当官是最舒服的,谁想约束他们都不容易,更何况还涉及到“财产”。别看他们一个个将银钱叫嚣成“铜臭”,却没有一个不爱的死去活来,想方设法的往怀里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