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页

独断大明 官笙 595 字 2022-11-10

孙承宗神色一肃,道:“遵旨。”

这场大会,将预示着大明究竟该走向何方,同样,也将是大明中高层官吏的一次甄别!

袁可立接到旨意,恨不得立刻就出发。

他对朝鲜现在的国王很不满意,这位国王曾经三番两次派使者入京,要求大明修改《神宗实录》,对他们国王的“反正”进行删改,美化。

这样的无耻行为,自然是让袁可立大怒,早就忍无可忍。

他接到旨意之后,第一时间就调兵,命北方水师主力向汉城方向使去。

第516章 料理干净

第二天一大早,内阁颁发的“关于严禁结党”的诏命就明颁天下,贴在皇宫门旁。

这道诏命不同以往,明确写明了要“严惩”结党之人,并且实行“连坐”,一旦被查实,家人,乡友,都将“永不叙用”!

注解:在诏命颁发之后,可以向刑部,大理寺,当地府衙,东厂,吏部,督政院等各个衙门举报。

在朝廷颁布命令之后,礼部的朝报也全面转载,同时还配有一些文坛名宿的文章,包括了“重典治乱”,“党人不法”之类。

在明末这段时间,党争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每个人官吏几乎都离不开“朋党”二字,只不过有的直接,有的隐蔽,有的涉的深,有的浅。

这自然在京城掀起了一股滔天大浪,不啻惊雷,无数人为之震惊,忐忑不安!

朱雀大街的一处茶楼内,两人聚集在一张桌子上,都在认真的看着今天的朝报。

没有多久,一个中年模样的男子将朝报拍在桌子上,冷哼一声道:“朝廷现在行事是越来越昏聩了!”

他对面是一个稍胖的中年人,摇头笑道:“学学我,早早辞官,做个商人,现在商人活的多滋润”

起先说话的叫做洪先礼,是天启六年的工部主事,崇祯初被罢。稍胖的叫做李再庸,原刑部员外郎,天启四年,魏忠贤调查王永光,他害怕被牵连,辞官躲在乡下,崇祯初才敢出来。

两人之前算得上是一对难兄难弟,不过现在的境遇却大不相同。

洪先礼留在京城没走,一心想谋复官,可一直没能成功,现在是穷困潦倒。

李再庸不同,他近年一直经商。大明近年“商气”大盛,政改后的商业管理更加清晰明了,释放了很大一部分潜能,外加陆路,水路的大变,四通八达,畅通无阻,也使得经商更加炽盛,李再庸现在身价也小二十万。

洪先礼一肚子怨气,看着李再庸有些得意的表情,冷哼一声,道:“商人终归是贱籍,你不考虑自己,难不成儿孙也不要了?”

现在商籍是不允许科举入仕的。

李再庸完全不在意,笑道:“我那几个儿子都不争气,都不喜欢读书,现在热衷出海。”

洪先礼自然熟悉这位老友,无非是发泄一下郁愤之情,又低头看着报纸,没多久又忍不住的冷哼道:“‘严查朋党’、‘严惩不贷’,刚刚杀了冯铨等人数十人,还嫌不够吗?哼,朋党,朋党怎么区分朋党?同乡就是朋党吗?同窗就是朋党吗?信王违背祖制,窃取高位,这非要将天下搞得大乱不可!”

李再庸也知道洪先礼内心的不满,劝道:“现在虽说朝局平稳,可也越发的让人看不懂,若不是有这朝报解惑一二,我都不知道朝廷要干什么。咱们这位新皇帝,所思所想迥异于常人,我要是你,早就放下了,这一官半职,不值得将一生都搭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