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页

独断大明 官笙 618 字 2022-11-10

他轻轻喝了口茶,道:“毕师,开始吧,今天第一项,审议大明律。”

这个时候谁还有心政务,可坐在上面的皇帝犹如一把悬在众人头顶的利剑,丝毫不能大意。

毕自严也不曾想到皇帝的怒气会这么大,这一个个“斩”字出口,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他知道这件事触到了皇帝的逆鳞,不敢劝,抬手躬身,转身面对众臣,朗声道:“大明律,总纲,第一条:大明皇帝奉天承运,受万民所托,掌政天下,统帅万军。拥有制定,更改,废除一切律法之权力,不可篡夺!”

毕自严说完看了眼群臣,见所有人都低着头,没有半分声音,他有些不适应,可还是暗吸一口气,继续道:“第二条,皇帝有发动征战,缔和”

毕自严说完第二条,扫了下面一眼,见他们还是一动不动,索性一口气将四十八条都念了出来。

这是大明律的总纲,将皇帝,文武百官,政治架构,律法地位等等都以明文的形式定了下来。这个会明颁天下,算是一种对皇帝地位的肯定,“名正言顺”的统治天下。

这是也是情势所在,是皇权的必须,百官同样需要这样的“道理”,凡是有依,就会心念通达,再无拘绊。

同样是朱栩对未来的一种“预防”,或者说是“奠基”,律法的重要性,会在景正朝的一年接着一年中日渐重要,不可或缺。

今天,亦或者昨晚的事情是在意料之外,现在朝臣们都只字不言,廷议变的“非常”顺利。

毕自严心里暗叹一声,百般筹谋,辛苦计算,都抵不上皇帝的天子一怒,他也有心尽快通过所有议事,不想再横生枝节,奏本翻了一页,继续道:“下一事,宗室十三规,第一条:除皇帝准可,内阁同意,宗室不得入仕,从军,从商”

这一条是朱栩昨晚让司礼监传给毕自严的,既然信王已经不可用,宗室里除了几人外对朱栩也就可有可无,索性就给群臣一个“甜头”。

果然,下面还不知道已经改了这条的百官颇为震动,都悄悄对视,心里大感欣慰。

限制宗室,外戚,朝臣比皇帝更为在意。

毕自严看了眼群臣,顺口道:“第二条,宗室限俸,以超一品俸禄供养,非内阁,六部尚书同意,不得增减。”

“第三条,非皇帝,内阁同意,宗室不得出京,就藩”

“第四条”

众臣默默听着,这些规定他们都看过,虽然离他们心里的距离还有不少,可毕竟有了明确说法,对宗室限制,防范也勉强达到预期。

毕自严很快就将宗室规条念完,径直就道:“下面议内阁。”

朱栩这个时候微微抬头,内阁,算是一个非常重要,敏感的话题,牵扯天下权力!

第552章 首辅空悬

内阁大学士,起初只是皇帝的“幕僚”,并没有任何权力。

朱元璋,朱棣都十分勤政,且有足够的能力掌控朝政。可后代就不同了,皇帝们开始懒惰,也是朝政日趋复杂,这些大学士逐渐掌握权力,影响朝局,可在大明政治体系中,他们依旧是“幕僚”的角色,并没有真正的“地位”。

严格来说,他们还不如司礼监,至少司礼监的“批红”之权是皇帝授予的,有着“名分”。

内阁真正统领天下政务,可以说是从张居正开始的。神宗年幼,太后支持,他权压六部,没人能抗衡,政务皆出内阁。

自那以后,内阁的权力就无限扩大,皇帝的一切任命,诏令都需要内阁同意,哪怕是皇帝强行任命,内阁也有权,有能力让他“上不了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