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达向来圆滑,圆滑并不代表他不做事,相反他很会做事,政务处理起来,甚至比毕自严都不差。不过朱栩不喜欢,这个人总不能把握,无法判断是否对他的政改有利或者不利。
他的话是有道理的,群臣中也少有人能反驳。
但是在朱栩看来,他的这种做法,不是在拯救大明,甚至连缓解,阻止都算不上,而是在继续将大明往深渊里加速推!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神色不动。
“臣也赞同沈大人之议。”
“臣也赞同。”
有人两个人出列,赞同沈珣,实际上明眼都看得出,这是张问达的支持者。
朱栩脸色不变,目光在朝臣中搜寻,最后停留在孙传庭身上。
孙传庭会意的出列,抬手向朱栩道:“皇上,去年一年,西南六省用于赈灾的银饷超过五百万,粮食超过八百万石,而去年的朝廷税粮不过两千万石,银二百万,若是再不开源,朝廷两年内将入不敷出,百官的俸禄都将发不出”
孙传庭话音一落,大殿里顿时就嗡嗡声响起,朝臣们都低声议论起来,面露凝色。
近几年朝廷出手相当大方,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一点,认真的追究起来,朝廷的收入确实极少,皇帝的内帑可是在几年前就空了!
沈珣已经退下,不再多言,他的话是出于公心,不想让皇帝,朝臣认为他“附党”。
两个张问达的支持者眼见是辽东总理大臣,张问达的上司,神色微变,纷纷退回。
张问达听着孙传庭的话,神色犹豫,孙传庭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他还不太能接受向士绅征税。
朱栩可不会给他机会,一锤定音的道:“既然群臣没有意见,这一条就过了。内阁会出详细的章程,任何人不得拖延,塞责,懈怠!此事,事关社稷,敢有三心二意者,立斩不赦!”
朱栩的话不啻惊雷,阮大铖等人的惨叫声再次在大殿回响,令人不寒而栗。
张问达嘴角一动,旋即默然退下。
这朝堂已经不是他熟悉的朝堂了,他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
第554章 “顺利”的廷议
张问达站在班列里,神情不动,内心异常复杂。
他抬头看了眼那近在眼前又好似远在天边的皇帝,又瞥了眼四周。
朝堂他太熟悉了,他来来去去站了近二十年,可现在却是无比的陌生。
一言而出,四论而起,不管是对是错,总有人与你争吵,攻讦,无休无止,一件事往往拖个十天半月都未必能成。
他还记得天启三年,眼前的皇帝还只是个孩子,大大咧咧的要找当时还是高高在上的吏部尚书的他,要他作为惠王府的长史,他拒绝了。
这才多久,当年的惠王已然是威名赫赫,威加海内的皇帝,朝堂也变了,再也不如过去的泥沼,皇帝一言既出,无人敢说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