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底下讨论皇帝,尤其皇帝的缺点都是犯忌讳,更何况还拿来做教学用!
朱栩背起身,扇子拍打着后背,看着这个老者颤巍巍的离开,突然笑着道:“你们说,这两个问题很有趣对不对?”
严格说起来,这算是“非议圣人”,“非议君上”,捅出去是要治罪的!
曹化淳与曹变蛟都没有说话,士林间的风气近年来算是越发的“放肆”,一些事情没了规矩与敬畏,堂而皇之的被拿出来讨论,质疑,以至于否定!
其中固然有皇帝的推波助澜,实则上是多年朝政败坏,士林混杂,思想流派激荡后的缘故,一些人的“痴话”,“梦话”,“狂悖之言”,甚至远超当年的李贽,过去的朝廷往往都是以“年少轻狂”,“恐阻塞言路”为由,置之不理,任由发展。
到了崇祯以及现在的景正,就更加没有阻止,还故意放纵,甚至推动他们的发展。
朱栩对这方面没有干预,他希望能够在现实环境中自然发展,而不是他强行塞入私货,最多就是出现偏差时他纠正一二。
第659章 天下大同的启迪
“看来,有些事情必须要早点做了。”
朱栩一合扇子,笑着说道。
明朝到了这个时候,所有的矛盾都发展到了极点,加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封建君权的质疑声将会越来越大。
虽然重修了大明律,在律法上确定了皇权的合理合法,不过想要彻底的理顺思想,获得足够的认同,不是单靠一部大明律就行了的。
“在书院,科举中增加一个‘商业论’是不是太早了点?”
朱栩一边走,一边思索。
大明现在的商业环境很不好,最主要的就是“小冰川”在影响各个方面,若是大环境好一点,商业发展推动起来应该比较轻松,商业发展起来后加上对外交流,或许有些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终究是处在最艰难的时刻啊”
朱栩忍不住的仰天轻叹一声,历史上的明末真的是太艰难了,绕是他现在,做起事情来也是处处束手束脚,被现实所压迫,难以施展。
曹化淳与曹变蛟默默的跟在朱栩身后,他们对于朱栩的话无从理解,只能安静的听着。
好一会儿,朱栩微微摇头,他想与时间赛跑,空间却不允许。
他放开这些,没有惊动任何人,在书院里慢慢的走着。
这里的生员并不是后世大学生,抱着书,低着头,废寝忘食。他们热衷于集体辩论,发表自身的看法,并不“羞答答”,对一切仿佛都无所谓。
朱栩在书院里踱着步子,观察着四周的一切,这里的环境不太像书院,更像一个风景优美的庭院,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假山小湖,风景独好。
不时还能看到一群学生在那里争论,争论的题目还都很大。
“景正新政的弊端。”
“我朝政局的架构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