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页

独断大明 官笙 616 字 2022-11-10

李德勇躬着身,面露激动,道:“这是奴婢分内之事,当不得皇上夸奖。”

朱栩喝了口茶,笑着道:“不必谦虚,该有的赏赐少不了,先给朕说说,丝绸现在的状况。”

李德勇心里阵阵狂喜,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赏赐向来大方,这会儿强压着,抬头看了眼朱栩,稍稍思索便道:“回皇上,织造府已经裁撤,后来由苏州商人孙庸正发起建立了一个织造商行,其中惠通商行占据三成股,是最大股东,目前在各地设立的织造商行,有苏州,应天,杭州,广州,成都等十几家,生产的各式丝绸有三十多种,每年产量超过两百万匹,每年上缴给惠通商行的利润超过三百万两”

朱栩微微点头,一边听着李德勇的话,一边思忖。

这个时候明朝的经济是非常畸形的,主要原因就是北方战事不断,需要大量的现银作为军饷,这样就让南方出现通货紧缩,北方膨胀,可偏偏南方经济发达,北方物资匮乏,难以做到畅通。

哪怕是这些年有所好转,可货币流通依旧不怎么好,现状没有多少改变,这也是朱栩要铸币的原因之一。

等李德勇说了一阵,朱栩又道:“销售对象有哪些,定价如何?”

李德勇微楞,完全没有想到皇帝问的这么细,连忙道:“回皇上,丝绸定价稍贵,平常的三两一匹,稍微贵一点的十五两不止,都是些达官贵人,富人家的小姐夫人的用度,还有就是”

李德勇的话顿了顿,朱栩不由得抬头道:“还有什么?”

李德勇神色微慌,道:“还有就是海贸,但凡出海的,价格都翻了三倍不止,寻常的要卖上十二两,最好的要卖上五十两”

朱栩双眼一睁,道:“这个还有人买?”

李德勇点头,眼神有些闪烁的道:“是,佛朗机人,红毛人都很喜欢,在泉州他们有一个什么东印度商行,每个月定期来交易,都是现银,成色极好。”

朱栩眯了眯眼,道:“所以就有人乘机夹带私货,将一些火柴,肥皂,玻璃器皿,瓷器这些也高价卖出去,中饱私囊?”

李德勇神色惊惧,扑通一声跪地道:“皇上恕罪,请听奴婢解释。”

“说。”朱栩端起茶杯,道。

李德勇跪在地上,头上冒出冷汗,颤音道:“皇上,现在出海的危险越来越大,弄不好就被海盗给抢了,人财两空,不是大船队根本出不了海,大船队都是惠通商行的,一些本地的商户根本沾不了光,恰又遇到他们急需这些东西,上门来买,又不是朝廷的禁品,所以所以”

这些事情朱栩实际上是知道的,无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情况还是海面不平,朱栩不能彻底放开海禁,算起来,责任他有一大半,对这些小商户,他本就是要扶持的。

摆了摆手,朱栩淡淡道:“嗯,你去告诉他们,每户缴纳五十两罚银,这件事朕就不追究了。”

李德勇一愣,慌忙道:“奴婢叩谢皇上隆恩!”

朱栩没有理会李德勇,转头看向曹化淳,道:“福建那边有什么消息?”

曹化淳躬身,道:“还没有,若真是要开战,还要等红毛人准备好。”

朱栩神色不动的点头,这件事主动权看似在朱栩手上,实则还是在荷兰人手里,他们要是不来,明朝的海军还不能打上门。

“佛朗机人是什么态度?”朱栩目光微动的道。

曹化淳道:“锦衣卫飞鸽传书,据说佛朗机人本有意动,可随后反悔,似还有意与红毛人联手,他们应该有什么交易,小佛郎机人也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