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3页

独断大明 官笙 452 字 2022-11-10

不过两人也都十分清楚,这个皇家钱庄是皇帝的,他们觊觎可以,万不能去碰!

这会儿,朱栩还是在看惠通商行分行行长给户部上的奏本,这道奏本真的是非常有意思。

他通过各大商行的数据,大致计算出了两淮的盐,苏杭的丝绸汇聚于金陵,然后北上的三年数量,然后对整个南直隶的经济情况进行了一些看似浅显的研究。

这种研究在明朝是没有的,类似于统计学的东西,就差画图了。

这个对朱栩来说算是及时雨,虽然这个不够精准,也没有大数据,可还是给了朱栩很多讯息以及想法。

从盐,丝绸,茶等的数量,时间,节奏等等,朱栩能看到很多看不到,甚至想不到的东西。

“有意思”朱栩一面吃着糕点,一面笑着说道。

这道奏里面还写了运河,言称朝廷新修水利,在运河两岸新增了数百个城镇。也写到大明百姓,富人喜好藏银,使得市面上银子减少,迫使物价高涨,民生困顿。

运河的事还好说,“藏银”的事情,也让朱栩深思。

到底是明朝缺银,还是因为民间藏银?如果朝廷发出的太多的新币,会不会造成新的、不可控通货膨胀?

曹化淳静静的站在朱栩身后不远,至于海兰珠姐妹还在楼上房间闲聊。

“韩彦直”

朱栩看着最后的署名,微微点头。

这道奏本在朱栩看来,是有些后知后觉,可在大明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应该还是第一次看到,应当有一定的冲击性。

这个时候的士族,其实还是有很多开明之人,朱栩已经见识了不少。只是,这两千年的藩篱,到底要如何才能打开一个缺口?

“海贸”

朱栩捏着下巴自语,他隐约记得,英国崛起,荷兰衰败,东亚一带是有一个空白期的,这个时期正合适明朝的发展与扩张。

第678章 发威

朱栩坐在小酒楼里,四面八方的消息陆陆续续的传递过来。

他在剥茧抽丝的分析着南直隶的情况,以及可以执行的对策。

从各地书院的情况,到南直隶的一些老老少少的朝野官员,勋贵,士绅,而后就是商业环境,农业状况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就在朱栩潜心研究的时候,贡院贴出了一个告示,这个告示震惊了整个应天府,并迅速传播开来。

“依朝廷‘九条规定’,凡是朝廷颁布规定后,狎妓,贪腐等不遵守禁令之人,一律禁止科举,终身不录”

总共不到六十个字,可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如同一个闷雷,在本就晦涩难明的应天府,瞬间炸开。

“这贡院这是什么意思,要禁止我们科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