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栩也没有睡意,继续着他的写作大业。
正写着的标题是:颜色革命。
他决定将“朝贡体系”进行实质化,先从“礼法”二字入手,以“文化一统”开道,并付诸于安全保障,推动他们内部的改革,让他们变成“小中国”,逐步控制一些战略要地,拓展大明的发展路径,增加大明对抗天灾的能力。
至于明初的那种“宣慰”制度,朱栩打算彻底抛弃。
写完这一张,朱栩又拿起一张纸,标题写的是:国际货币。副标题是:远东一切贸易,尤其是海贸,需以大明货币为准要。
明朝的货币,现在还是混杂不清,想要彻底清理,完成新币替换,至少需要几年,但市面上流通的金银相对也很少。新铸的货币实际上又是低于本身价值,因此不管是纸币,还是实物都稳赚不赔,极其适合成为“国际货币”!
一旦真的成功,那么皇家钱庄就要出海了,哪怕在欧洲建立分行也将成为可能!
第756章 高不可攀
朱栩尽管表情平静,内心如同沸水一般。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欧洲正在慢慢的从神圣罗马帝国摆脱出来,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这条路为他们积累了无比可观的财富,推动着他们资本主义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爆发。
不过,现在的他们,还在挣扎着,神圣罗马帝国依然死而不僵,西班牙雄视欧洲,英国韬光养晦,荷兰苦苦挣扎着独立,欧洲大陆战火不休,奥斯曼虎视眈眈,一切还在混乱中。
他们的实力都还很弱,比起几十年后差的太多,大明相对来说,有着非常好的优势。
四周没有大的威胁,足以吊打所有国家,海上也是一样!
大明地大物博,商业积累也算可以,只要获得一个和平的环境,商业发展起来,绝对远超欧洲人!
现在,是最好的时候,最好的机会!是一个空档,可以让大明安心发展海贸,积累财富,同时输血国内,度过危机!
朱栩一个字一个字的写着,内心早已经迫不及待。
他写的很粗糙,很多细节顾不上,只能构建大的框架,日后慢慢填补,完善。
不知道过了多久,曹化淳悄步进来,道:“皇上,时间差不多了,该换衣服了。”
朱栩从神情专注中醒来,努力的睁了下眼,深吸了口气,直觉脑袋沉重,混沌一片,眼前漆黑。
好一会儿,朱栩才揉了揉脸,定着神道:“嗯,朕洗漱一番,让平王,唐王先招呼着。”
“是。”曹化淳道。
在朱栩洗漱,换衣服的时候,外面已经很热闹了。
在东南的一个个水泥高台上,已经站满了人。
科尔沁的巴达礼,察哈尔的尼克鲁,倭国的使者,萨摩藩桦山久守,琉球的尚丰,尚廉,安南,南掌,缅甸,暹罗等国的使者,在一处处高台上,好奇的左看右顾。
还有荷兰的俘虏,巴达维亚总督普特曼斯,以及西班牙的一些俘虏,站在另一处,被看押着,也在好奇的四处看来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