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还是蒙古各个部落的地盘,俄罗斯帝国的触角还没有延生过来。倭国现在是一百多个诸侯国,现在正上蹿下跳,一面声称要入朝纳贡,一面小动作不断。再有就是东南半岛,几个国家中,缅甸是最不老实的,阴奉阳违,两面三刀。
这些朱栩心里都有着模糊的计划,双手抓着桌角,道:“地图就在这了,跟朕说说兵部的计划。”
孙承宗看了眼申用懋,示意他来说。
申用懋侧身向朱栩,道:“皇上,我大明目前有二十一个省,外加科尔沁,朝鲜,萨摩藩等等,在册的兵力是三百二十八,外加其他的,总数在四百二十万以上,其中陕西六省四十多万,云南等南方战区是三十五万,辽东是二十六万,海军已经扩张到十二万,新兵营目前在册的有六万,今年退役四万,明年计划招录六万”
朱栩静静的听着,大明现在的军制比天启以前清爽很多,能够一目了然。
“说说你们的精简计划。”朱栩道。
这件事兵部已经筹谋很久了,申用懋道:“皇上,辽东情势基本稳定下来,有祖大寿的泰宁卫以及科尔沁的骑兵,外加我大明的施压,察哈尔暂时不敢冒犯我大明,所以,臣等计划,将辽东的军队削减到十万以下,最好保留在八万左右。陕西六省目前民乱降低,外加迁移人口越来越多,危害已不大,甘肃等镇今年战事规模都不大,臣等建议,将军队数量削减到十五万左右。安南已经收复,其他诸国都被震慑不敢妄动,南方战区,臣等议将数量保留在十二万左右,其他各地,总共削减二十六万左右,海军的规模,臣等认为控制在五万左右,最为合适”
朱栩听着申用懋的话,眉头不时的皱起。
按照申用懋的说法,大明的军队将大幅度削减,保留的数量大约还不到两百万,削减的都是常备军,对各地总督府的人马保留不动。这显示孙承宗等人对大明四周的局势有一个极度乐观的预估,只考虑应对国内,对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念头与想法”。
这也让朱栩再次审视朝廷,尤其是军方的守旧心态。
裁军的目的,除了是由于财政问题,迫不得已,朱栩也是希望带领明朝军队进行变革,现在是冷兵器时代向热武器时代过渡的关键时刻,明朝必须要走在世界的最前面,精兵化,高机动化,枪炮配合是主要目标,可孙承宗等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哪怕是已经有了几次极其显著的战争例子在前的情况下。
“看来,不止是朝廷需要改变,军方也要动一动了”
朱栩心里若有所思,但他没有立刻开口,待申用懋说完,道:“说说你们的具体办法。”
申用懋这次没有开口,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侧身向朱栩,道:“皇上,除了辽东,旧港,吕宋等海外之省,其他的省份,臣等打算将各地驻军进行合并,成立大营,彼此交叉,负责镇守两个省份,比如,陕西,山西的两西大营,江苏,浙江的江浙大营,这样既能确保各地安全,又能节省财政支出”
“也就是说,陆上十八个省,只要九个大营,每个大营兵力是多少?”朱栩神色如常的道。
“五万。”孙承宗道:“另外,对于各地的总督府,臣等也打算进行精简,去除杂兵,如同‘新政’一样,进行认认真真的梳理,确保军令通畅无阻。”
虽然孙承宗以及兵部的想法没有达到朱栩想要的高度,但总体计划是一致的,这样的布置也说不上不好,只是随着灾情加重,不知道还有多少变数,朝廷可调用的正规军不能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
“新兵营是什么情况?”朱栩目光看向申用懋。
申用懋道:“目前新兵营有六处,分别在河南,山西,江苏等地,每年都有一万人退役,若是朝廷有需要,可以在一个月内召集三十万人,甚至更多,皇家军院的毕业生,都要在新兵营待一年以上才能调任,升迁,目前已经有一千多人充斥在全国各军之中”
朱栩点点头,稍作沉吟,道:“还不够,新兵营要扩大,再大一倍,新兵营要自给自足,朝廷的拨款要减少,优胜劣汰,不能含糊”
新兵营都会占据很大一块地,这些地足以够他们吃喝用度。
“是。”申用懋应声,而后道:“皇上,关于兵部对军改的具体奏本,臣等会尽快上呈,现在的问题是海军。”
说到这里,一直掺和不进去的熊文灿神色微紧,连忙抬手道:“皇上,诸位大人,海军下辖虽然有十二万,可在吕宋,旧港就驻扎了六万,还有各处基地,尤其是朝鲜,萨摩藩,琉球又分去两万,台湾,安南又是一部分,海军真正能用于调遣的,不足五万之数”
熊文灿话一出,孙承宗,申用懋都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