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曹化淳从外面急匆匆进来,拿着一张纸条,道:“皇上,四川,贵州交界一带大地震,初步估计,至少七个府,数十万人受影响”
朱栩对这些都快麻木了,接过纸条看了眼,旋即点头道:“交给内阁处理吧。”这是锦衣卫的飞鸽传书,两省的具体奏报可能要慢好几天。
曹化淳点头,又迟疑着道:“皇上,近来朝野有些不太正常的流言在传播。”
朱栩站起来,走向他的案桌,神色如常的道:“又是什么流言?”
曹化淳跟上前几步,道:“都是老生常谈,说灾情是上天对皇上的警示,言称皇上无德,并且对先帝传位多加揣测,还出现了童谣。”
朱栩“唔”了声,不算什么新鲜事,京城关于他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言蜚语多了去了,虱子多了不痒,摆了摆手,道:“让督政院控制一下吧,这种事情也杜绝不了。”
曹化淳看着朱栩,迟疑着又道:“有人上奏,请皇上下‘罪己诏’,平复民怨,奏本被内阁压住,没有到司礼监。”
朱栩眉头一挑,抬头看向曹化淳。
历史上崇祯几度下罪己诏,显然不会是他自己愿意的,这是老套路用在他身上了?
“罪己诏”不是随便用的,历史上最出名的两人分别是汉武帝,崇祯。汉武帝是为了缓和战事过重带来的国家不稳,确实也起到了作用,所以后世帝王经常效仿。但崇祯的“罪己诏”有着极其“悲凉”的色彩,那是亡国之“诏”,最后一道还是他煤山吊死前写下的。
在这个时候,朱栩要是下“罪己诏”,那无疑自掘坟墓,承认了之前所有事情都是“错”的,那“反正”的声音将会盈天!
有心险恶啊!
第870章 童谣
“内阁也算起点作用了。”朱栩笑着,随手又拿起奏本来。
这件事,显然内阁也看出问题来,故意压着没送上来。
曹化淳看着朱栩,道:“皇上,那该如何处置?”
“不用管。”朱栩道:“让内阁去处理吧,今后咱们都省点心,给内阁压压肩膀。”
曹化淳会意,道:“遵旨。”
大明皇帝入内阁与群臣共同理政,这在朝野引起了一点震动,不过正面偏多,毕竟这是皇帝“勤政”的表现。
奈何朱栩的名望早就已经负面,从上到下恨他的居多,这点“正面”实在是杯水车薪。一点涟漪之后就消散不见。倒是曹文诏的“怒霸”顺天府,引得孙阁老带着五百精兵去“镇压”一事,在京城掀起热议,很是热闹。
朱栩第一天在内阁,相当的平静,并没有出什么乱子,也没有“大事件”发生,这让很多观望的人狠狠松了口气。
然而第二天——皇帝就告假了。
暖阁内,朱栩换了件常服,正在照镜子,不时摆摆衣领,梳梳头发。
曹化淳等人站在身后不远,更近一点的是一个小身影——永宁公主。
朱栩整理好衣服,又到软塌边,伸手要拿围巾。小丫头飞快跑过去,拿起来,双手捧着递给朱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