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是一怔,从太祖立国之后,杀的还少吗?历朝历代,尤其是当朝,只怕也唯有太祖,成祖可比了。
毕自严抬头看着众人,沉色道:“我朝杀戮过多,群臣惊恐不安,这种事今后要尽量避免,只要朝廷不开杀戒,其他事情都好办。”
四个人看着毕自严,心里纷是微动。
钱谦益这个人的身份有些复杂,前身是东林党,后面是帝党,这样一个若是判了斩立决,必然会对朝野形成不可估量的冲击。
“下官赞同。”孙传庭开口道:“朝廷需要稳固,不能再开杀戒。”
孙承宗思索一会儿,点头道:“我也赞同。”
这么一圈下来就只剩下靖王了,所有人都看向他。
靖王在内阁的身份特殊,加上在宗室降爵一事上与毕自严等人有龉龌,看着众人的目光,眼神光芒一闪,道:“我不赞同,钱谦益是朝廷重臣,需要请示皇上才能做决定。”
虽然说大道理是这样讲,可实际运作上往往都是内阁先行决定,报给皇帝知道,等待御批。
毕自严对这位王爷有意压制,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转头看向汪乔年道:“你先按照我们刚才的意思拟定,明天随我一起见皇上。”
汪乔年道:“是。那,具体该如何判?是监禁在天牢,还是流放,或者戍边?”
毕自严思忖片刻,道:“判三十年,监禁在天牢,遇赦不赦。”
钱谦益快五十了,如果再判三十年,基本上就是要老死在牢里了。
汪乔年想了想,倒也合适,点头道:“是。”
毕自严抬头看了眼外面的天色,起身道:“今天就到这里吧,其他的事情明天再说。”
其他四人都点头,天色已经很晚。
第904章 工部不容易
第二天一大早,长安街上,朱栩穿着厚厚的棉衣,慢慢的走着。
他身左侧跟着小永宁与李香君,右侧是工部尚书徐大化,身后则是曹化淳,王一舟等以及便衣禁卫。
朱栩手里拿着一个小永宁刚刚买来的包子,吃了几口便道:“现在外面流言纷扰,朕也不胜其烦,但应付流言蜚语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会,说的越多,做的越多,越是给有心人机会。你在工部这些年做的很不错,不必担心什么。”
徐大化躬着身,面露拘谨,连声道:“微臣从来不担心,一心为皇上分忧,为国谋事,为百姓造福,心中无愧,不曾忧惧。”
朱栩暗笑,没有戳穿他。
现在京城就是一个大染缸,今天是这个流言,明天是哪个谣言,今天的主角是他,明天的主角不知道是谁,但大明高层几乎没有谁能逃得过。
纷纷扰扰,熙熙攘攘,不知道从何处来,也不知道消失在哪里,每天都有新的出现,每天也都有旧的消失。
关于徐大化的流言蜚语,算是比较持久的,从魏忠贤谋逆之后,就有些许传言,在周应秋,傅昌宗确定离京之后,甚嚣尘上,钱谦益入了大狱,更是掀起了一波浪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