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1页

独断大明 官笙 605 字 2022-11-10

这个时候,曹化淳匆匆从外面进来,行了礼,在朱栩耳边低声道:“皇上,二位国公上了奏本,内阁那边已经批了。”

成,定二位国公是要去吕宋与旧港的开垦荒地的,朱栩想了想,道:“虽然是犯错远放,到底是我大明公卿,祖上有功这样吧,让司礼监盖印,再请鲁王,英国公,对了,孙白谷一起去送送,朕名声不好就算了,内阁还能挽救一下。”

曹化淳对于朱栩嘴里时不时冒出“不着调”的话已经习惯,应声退了出去。

倒是张国纪,巩永固,朱徽媞都面露异色,他们进宫之前已经知道外面的事情,却没想到,这才多久,两位国公居然主动上奏“流放”,皇帝的手段果真了得。

张太后蹙眉,夺过朱栩身边的盘子,没好气的道:“行了行了,知道你忙,回你的乾清宫去,我还要陪父亲说些话,赶紧走!”

朱栩嘴角动了动,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看了眼张国纪与巩永固,只得起身穿鞋。

第943章 严明法纪

朱栩在慈宁宫被赶了出来,只得回转乾清宫。

在路上,朱栩手里拿着一堆报纸,边走边看。

这些报纸都类似于“辟谣”,在针对各种问题进行“解释”,顺带着提一提朝廷的计划,并没有多讲,只是“稍微”,现在的大明舆论非常的脆弱,不管说什么,讲什么,都有一群人跳出来,大加痛斥,针砭时弊,说什么的都有,上蹿下跳,耀武扬威。

总之,现在的朝廷也是毁誉参半,类似于朱栩这个皇帝的“帮凶”,在挖大明的根基,想要毁灭大明,是不可饶恕的!

报纸不知道是因为已经陷入循环,还是完全没事可写,六部与内阁的报纸看上去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看了一阵就乏味,比看奏本还无聊,无趣。

朱栩暗自摇头,翻到最后一页,习惯的就要合起扔给身后的内监,突然双眼微睁,硬生生的收了回来。

最后一章报纸,标题是非常大的:“富论”,非常有意思的标题。

朱栩端起报纸,脚步放慢,认真看去,没多久,他神色颇为讶异。

这篇文章,先是从田亩下手,言称“我大明良田逾千万顷,户均之五十亩上”,然后是人口,矿,盐,茶,税收等各个方面进行阐述,得出了一个结论:“患不在政,在于灾,故而民富,寒士具无,天下承平,万世不遇之盛”。

朱栩眯着眼,慢慢的看着,心里揣度。

这篇文章在外面人看来,或许比较新奇,因为有了一个“均富”的观点,这种观点自然不值一驳,在士林来看更是痴心妄想,离经叛道,大言不惭。

但在朱栩眼里,有着另一番味道。虽然说观点稚嫩,想当然,有拍马屁的嫌疑,可确实点到了一些东西——资源均衡。

所谓的“均富”,“贫富差距”之类,根本问题就是资源不平衡,虽然可见的时间内不可能做到“共富”,但从国家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却可以动用行政手段,早早的来平衡这种“不平衡”,可以及早的避免许多问题,让大明在灾情以及日后的发展上,走的更稳当一些。

“李懋芳?济南府知府?”

朱栩看着落款,微微点头,道:“记下这个人,日后有什么好地方缺的,调他去试试,看看是不是个人才。”

“是。”曹化淳接过报纸道。

朱栩背着手,抬头看着有些昏暗的太阳,吐了口气。

今年的事情到这里就差不多算完结了,可以轻松几天,然后期待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