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应声,从外面走进马车。
随即,车队启程,缓缓继续向东行驶。
孙承宗自然知道朱栩为何在这里等他,故作沉吟的道:“皇上,大演武基本上已经准备妥当,四天后可以开始。对于各处看席,百姓,也都有规划”
朱栩右手拍着膝盖,思索着道:“嗯,这件事朕交给你们,务必给朕做的漂漂亮亮。我大明的边患虽说比天启年间稍好,可危机重重,天灾人祸不断,还需戒骄戒躁,沉心做事。”
赵率教,满桂两人微低着头,作聆听圣训状,没有言语。
孙承宗认真思索着朱栩的话,见没有实际内容,见缝插针的道:“是。皇上,关于‘军改’,臣已经基本拟定,从番号,人事,新的军衔,军制,各大营主帅”
孙承宗还没有说完,朱栩就摆手,道:“这些先放下,朕找你们三人来,是想谈谈察哈尔的事情。”
第六卷 乾纲独断
第967章 一意孤行
孙承宗,赵率教,满桂三人听着朱栩的话都是一怔,没想到话题跳跃的这么快,他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孙承宗看着朱栩,神色默然,沉吟良久。
赵率教,满桂倒是神色大动,目光炽热,刚要说话,又都看向孙承宗。
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没有多大说话的资格,还得看孙阁老的。
朱栩倚靠在厢璧上,目光静谧的看着孙承宗。
考验来了。征讨大漠,这对大明朝野来说,是一件极其重大的心里挑战。
不知道有几个人能迈过去。朱栩心里暗道。
良久之后,孙承宗才抬起头,看着朱栩缓缓的道:“皇上,我大明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内务已经到了厄需整休的地步,刻不容缓,现在的国库也无力支撑一场大战。尤其是,这一战若是不能克尽全功,那就等于是大败,从此九边重镇,辽东都将陷入危险之境,永无宁日。边患再启,内阁再无法专注于‘新政’皇上,这得失之间,关乎我大明两百年社稷,请皇上三思。”
“你们怎么看?”朱栩仿佛没有听到,目光看向赵率教,满桂。
满桂执掌赤金卫,一直驻扎在土木堡,直对察哈尔大汗牙帐,这些年一直在拼命练兵,可以说三万骑兵已经初具规模,可堪一战。
因此,他心里其实是蠢蠢欲动,想要一战的。
但孙承宗不止是他现在是顶头上司,同时在辽东也是他的主帅,这么多年,满桂几乎一直都算是孙承宗的直系,嫡系,深受他的影响。
满桂思索着孙承宗的话,虽然不能完全明白,还是抱拳向朱栩道:“皇上,臣认为孙阁老言之有理。”
朱栩对满桂的心思看的通透,目光平静的转向赵率教。
赵率教虽与满桂不合,但也是孙承宗的旧将,比满桂更“精明”一些,他能明白孙承宗的话,语气也相当的委婉道:“皇上,察哈尔虽然不如建奴,但北方地域太广,若不能一战平灭,后果不堪设想,请皇上三思。”
这些担忧都是正常的,朱栩看着三人,道:“你们顾忌的朕知道,但你们应该更明白,未来几年我大明的灾情将更重,事务会更多,国力必更弱,察哈尔四处开战,吞并,这一强一弱,等到察哈尔打上门,朕就只能守了,这场景,你们有没有觉得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