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8页

独断大明 官笙 613 字 2022-11-10

孙传庭脚步猛的一顿,旋即又连忙追上,脸上有些反应不过来的僵硬,道:“皇上,此言当真?”

如果主理内阁政务的左次辅拥有这个“一票否决”,就表示左次辅权威大增,在内阁无可抗衡!加上傅昌宗,周应秋不会成为左次辅,那就说毕自严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同时傅昌宗,周应秋二人没有通过人数优势控制内阁的能力了!

朱栩笑了声,道:“朕何时开过玩笑?”

孙传庭神情极力平静,抬着手,沉声道:“臣明白!”

皇帝给了内阁左次辅这样一个特权,无疑会大大加强内阁内部的凝聚力以及对外权威,再等傅昌宗,周应秋入阁,内阁的威势足以压服整个大明,除了皇帝,再无人能抗衡!

过往那种内阁辅臣走马观花般的更替,或许就真的要一去不复返了!

朱栩能听得出孙传庭“臣明白”这三个字蕴含着什么样的意思与承诺,笑而不语,将他送到东华门。

孙传庭满心感慨,带着满满的自信出了东华门,赶赴朝鲜,准备接受朝鲜去国号的国书以及颁布大明的圣旨以及内阁的诏令。

内阁里的人现在还不知道这些事情,毕自严要忙的太多,整个人几乎都睡在内阁。

孙承宗就更是了,既要盯着察哈尔的一举一动,还要忙着迎接即将入京的各地总兵,同时还在进一步的审视“军改”计划,确保万无一失,不留一丝破绽。

但是第一位入京的总兵令人很是惊讶,不是最近的山西,山东等总兵,而是偏远的云南总兵,左良玉!

第1009章 左良玉

云南对大明来说,也是个特殊的地方。

辖地广阔,各族复杂群居,各种异族发起的民乱几乎没有停过,尤其是在万历二十年以来。经过明缅几十年的战争,边境越发不堪,明朝的“羁縻”之策已经土奔瓦解,各地土司是此起彼伏的叛乱,让朝廷不甚其扰。

朱栩登基后,大力改革军制,在云南驻扎的兵力一度高达二十万,奋力镇压一切叛乱。虽然这取得了极好的成效,但后遗症也出现了,就是云南总兵左良玉手里的兵马越来越多,并且左良玉一直未曾调动,他手里的军队,让朝廷上下一直如鲠在喉,三番五次的奏呈朱栩,请调离左良玉,都被朱栩留中。

近年来,左良玉也出现了一些不老实的小动作,尤其是平定安南之战,一直是建奴的军队打头,这似乎让左良玉看出了一些“虚实”,小动作多了起来。

加上这次的“军改”会议,先是对地方总兵的兵力大幅缩减,然后还要组建四大营,辖制地方总兵,这有可能刺激左良玉,做出狗急跳墙的举动来。

但是,他进京了,而且是第一个到的!

内阁。

孙承宗与毕自严站在屋檐下,遥望宫外。

“左良玉到了?”毕自严神色淡漠,语气平静的道。

孙承宗看着太阳,眯着眼,道:“恩,已经给他安排了驿站,换好衣服,就会进宫面圣。”

“你打算怎么处置他?”毕自严语气多了丝冷意。左良玉的“不臣之心”并不是什么秘密,朝野弹劾他多了去,毕自严早就想对他下手,只不过宫里一直态度不明,拖延至今。

孙承宗倒是从容自若,收回目光,道:“他既然来了,我就不会让他轻易回去,‘军改’第一步就要从云南开始!”

毕自严点点头,军务他现在最多就问两句,不会真插手,沉思片刻,道:“等左良玉出来,你找来套套话,看看皇上的意思,如果有必要,就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