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栩看着两人离去,脸上满是笑容。
只要开了这个口子,将来的大明,尚武成风,这个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会有大明人腰间佩刀,高头大马,横行天下!
曹化淳等二位阁老走了,上前道:“熊总兵,唐王已经被奴婢安排在司礼监,皇上可要立即召见?”
朱栩摇了摇头,道:“等曹变蛟到了再说,海军的规划是一个大战略,不能少了他。”
曹化淳进来,只不过是给了朱栩打发走毕自严,孙承宗二人的借口,免得他们继续纠缠。
“是。”曹化淳应声,悄步后退。
毕自严与孙承宗出了乾清宫,站在台阶前,面色各异。
毕自严抬头看着天色,叹息道:“要起风了。”
这尚武之风一开,必然遍及整个大明,这风一起,再收将万难!
孙承宗倒是从容一笑,道:“这风早就起了,是你太后知后觉了。”
毕自严神情动了动,没办法反驳。确实如此,这风的源头,还得从当今皇帝登基开始算起。
“走吧,我们还得坚持几年,要是换了别人,这风早就是风暴了。”孙承宗笑着,迈步向前走去。
毕自严暗自叹了口气,跟着回内阁。
孙承宗说的是对的,也就是他们还能倚老卖老,皇帝顾忌几分,若是一些趋炎附势之人,只怕情势早就汹涌不可制!
“尚武”一事,孙承宗,毕自严都没有直接公开,而是决定以润无声的方式,待有够格的官员出京,给他们选拔亲卫,然后常驻府邸,随身护卫,这样就自然而成,等想要反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
这也算是他们跟着朱栩学到的,先成既定事实,想要再扳倒就需要十倍的力气,加上有他们压着,必然是顺理成章的成为“定制”。
第1025章 稚嫩的想法
景正二年,四月十二。
紫禁城,大兴土木。
内阁被推倒重建,大元帅府拔地而起,工部数个员外郎在亲自指挥,整个外廷都是忙忙碌碌,热火朝天。
内阁现在搬移到了文昭阁,大元帅府在武成阁,这两个地方,是现在大明最热闹的地方了。
相对而言,朱栩的事情就轻省了很多,每日不过是复核,真正要处理的事情,反而减少了大半,所有的事情,都在一个框架内运转,内阁,六部等已经日渐熟练。
“新政”之下的各种政务,理念,在有声与无声中,改变了很多人。
乾清宫,东暖阁。
朱栩手里的是内阁与户部,国税总局等联合上奏的,关于“景正税法”的奏本,重点是“商税”,详详细细,涵盖了几乎大明所有的商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