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0页

独断大明 官笙 543 字 2022-11-10

毕自严听着朱栩的话,心里松口气,他就怕朱栩真的将“国家议会”置于内阁之上。

如果只是一种“前瞻”,那就还有余地,政务不会脱离内阁的掌控,朝局也不会有大变动。

倒是一干议员们都神情复杂,刚才的那股势与内阁斗到底的狂热被浇的一干二净,目光不时在毕自严等人背影扫过,似乎在害怕他们秋后算账。

朱栩没有立即走,还在看着这群人。

“国家议会”,是他体制改革的最后一步,本来不想这么早拿出来,但是如果错过这个时候,过了小冰川,各方面发展齐备,那阻力就太大了!

在废墟中建立的大楼,根基才最夯实!

四百年后,中国最为著名的史学家,在评点“景正新政”留下了这样的一段评语:纵观历史,从来没有这样的剧烈,庞大,复杂并且成功的改革。纵然毁誉参半,不可否认的是,这段时期出现的政策,法度,思想以及某些难变真假的预测,至今还在深深的影响着整个世界。

圣武皇帝的文治武功,古不可论,未来不会有。

第1126章 踏雪

毕自严在朱栩走后,总算松口气,但表情有些变幻。

他在想,怎么收拾这帮不知道天高地厚,什么都不懂就敢否决他的计划的议员们。

后面的六十多议员这会儿老老实实的坐着,心里慌慌,目光都看着前面。

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他们确确实实是无权无职,任人鱼肉,毫无放抗之力。

靖王,汪乔年等人心里也有火气,准备好好“教育”一番。

倒是孙传庭,神色平静,看着气氛凝固,心里思索,刚要上前对毕自严说什么,毕自严忽然站起来,转过身,笑容相当和睦的看着后面的那些议员,道:“皇上的话,你们都听到了,现在有什么疑惑,就问,不要瞎胡闹。”

这帮议员都是享誉一方,备受尊崇,有的年纪,资历甚至比毕自严还大,还高,被他这么如同小孩子般教训,一时间一句话说不出。

他们倒是不惧怕毕自严,问题的关键在于刚刚离开的皇帝,他讲大道理比谁都厉害,要是他们再反驳扣上一顶“祸乱国政”的帽子下狱,他们大半辈子的清名就毁了。

毕自严看着这群人嗫嗫不敢言,心里佩服朱栩的帝王心术,背着手,淡淡道:“既然没有,你们回去之后将内阁的奏本好好研议一番,若是有什么想法,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就做好本职的事情,关于你们的投票等权职,内阁会商议,上奏皇上批准”

有一个老者不甘心,想要说话,刚要站起来,被他身边一个人拉住,向他摇头。

老者眉头皱了皱,最终还是坐下。

大明已经不是“讲道理”可以横行天下的时代了,谁也不能忤逆乾清宫的那位。

孙传庭看着毕自严的轻描淡写,心里暗自点头,毕阁老到底是学到皇帝一些东西,没有动辄就威武相逼。

二楼的会议室,没有反对,毕自严撂下几句话,便带着一干文臣下了楼。

一群议员们面面相窥,不知如何是好。

朱栩出了内阁大殿,慢慢的走在出宫的路上,今天傅昌宗要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