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7页

独断大明 官笙 808 字 2022-11-10

几个大主教,尤其是马伊达尔齐尼神色凝重的看着朱由检,目光闪烁,拳头不自觉的握紧。

这种事,在他们这里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没有国王,一个国家肯定就分崩离析,撑不了多久。

哪怕是教皇国,教皇也是身兼国王!

朱由检没有理会他们,继续说着:“我们的军队采用极简的方式,虽然我们有亿万子民,但我们的军队数量并不多。我们希望国家尽可能的公平,公正,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富足,国家才能稳步进步”

英诺森十世看了眼马伊达尔齐尼等人,手里拿着十字架,默默无声。

朱由检神色不动,眼神盯着英诺森十世的一举一动,他话在继续,从朝廷说到地方,全都是按照冯祝给的“话本”。

他知道他的话给英诺森十世不小的震动,但他不知道,他这些话对欧洲的影响有多大。

后世在讨论现代民主的发展,往往认为是明朝最先进入,而朱由检的话,是欧洲民主的开始,很多史学家甚至给他冠上了“欧洲民主之父”的头衔。

这些都是后话,看着滔滔不绝的朱由检,英诺森十世不敢让他继续说下去,微笑着打断道:“尊敬的朱,东方的制度真让人羡慕,我多么希望能亲自前往传教,播撒上帝光辉,让大明的百姓摆脱痛苦,沐浴在圣光中,死后能得入天堂”

大明的神话体系是没有天堂的,更多的是下地狱,朱由检好似没有听懂英诺森十世的话外之音,道:“陛下,我们不信鬼神,我们尊崇祖先,因为是他们的付出才能有我们的今天,我们敬拜先贤,因为是他们著书立说,令我们摆脱愚昧,德尊圣化”

英诺森十世自然知道这些,没有想到的是,他只是稍作试探,朱由检就果断拒绝了,这让他有些意外。从汤若望得来的消息,明朝对待基督教的态度是“模棱两可”,既没有禁也没有允许,有很多地下教徒。

英诺森十世耐心听完朱由检的长篇大论,看了眼翻译,依旧如沐春风地说道:“亲爱的朱,上帝垂爱世人,不会有任何区别对待,我们的传教士都是上帝的忠实信徒,对于大明的法律,我们完全尊崇,对于贵国的皇帝,朝廷我们一样尊敬。朱,我希望贵国能够认真的考虑,这件事对贵国来说百害无一利,我们能帮助贵国的地方很多,不论是在亚洲还是欧洲”

很显然,这位教皇陛下也知道传教士在海外或者欧洲都干过些什么事情,在尽可能的打消朱由检的顾虑。

对于明朝这样一个先进,人口众多的国度,英诺森十世十分渴望能够传教,甚至恨不得亲自去,这是一个“殊勋”,足以让他死后进入天堂,成为上帝的亲子!

这是天大荣耀,没有再可与之相比的了。

朱由检听着英诺森十世的话,还是拒绝,道:“陛下,若是我朝亿万人成为你们上帝的信徒,对你们言听计从,而你们却在万里之外,我相信,换做是陛下也不能允准的。”

英诺森十世双眼一睁,神色越发诚恳,道:“亲爱的朱,请相信我,我,教廷都不会危害贵国,一丝一毫都不会,你所担忧的,我们都可以商议出一个稳妥的办法来”

朱由检看着英诺森十世,仿佛被说动,沉吟一阵,道:“如果陛下能找出一个合适的办法,打消我国的顾虑,传教也可商讨。”

英诺森十世神色振奋,道:“亲爱的朱,我会立即召集所有人商讨,我相信,一定有一个让我们双方都满意的办法!”

朱由检平淡的点头,随意地说道:“陛下,我知道您的信徒遍布全世界,我国的民众有很多出海在外,我希望他们遇到困难,能得到教廷的帮助”

基督教虽然分裂了,但他们依旧都是上帝的信徒,只不过是教义发生了冲突。现在的海外殖民者,可以说都是教徒,若是大明的海贸得到他们的帮助,哪怕只是默许,将会省去太多的麻烦与损失,获益不可想象。

这是朱由检来见这位教皇的目的之一。

英诺森十世对此倒是无不可,慈祥的笑着道:“不管是否信仰上帝都是上帝的子民,我会嘱咐教廷,不管是哪里,明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当以最高的礼节接待”

朱由检不动声色的点头,继而道:“目前欧洲的传教士在倭国有数千之多,我们代之以如国民,未曾苛待,相信回来的人已经转告陛下。”

欧洲的传教士,多数是葡萄牙或者西班牙,他们多数是“难民”,先是在澳门,现在在神龙府,虽然换了地方,但他们似乎更自由,也更喜欢那里的气氛,四处都是商人,没有在澳门被当地官府那么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