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经略南海已快三年,目前人在马六甲,统筹整个南海的军事建设。
曹化淳不敢多想,道:“是。”
曹化淳刚要走,朱栩又道:“让孙传庭在辽东多待些日子,毕阁老到哪里了?”
曹化淳抬头看了眼朱栩,道:“江西。”
朱栩眉头一动,道:“朕记得,还有谁也在哪里?”
曹化淳头低的更低,道:“张荣穘。”
朱栩拿起奏本的手顿了下,神色若有所思,旋即一笑道:“想必毕阁老会在那等着朕,去吧。”
“是。”曹化淳悄步退了出去。
大明现在看似风平浪静,只不过之前的汹涌澎湃因为顾忌朱栩,悄然转为地下。下面,暗波汹涌,凶险万分!
在这一次的朝廷高层更换中,除了乾清宫的皇帝,只怕所有人都在局中。
包括一直稳如泰山的大内总管,曹化淳!
因此,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在这个时候,半点差池都不敢有。
朱栩夜宿在坤宁宫,与张筠闲聊着这次避暑的事。
张筠依着朱栩,轻声道:“皇上,海姐姐,李姐姐都不带吗?慈烨,慈熠都带吗?”
朱栩单手枕头,道:“嗯,几个小家伙不能总是困在宫里,得让他们见见外面的世界,听说煊儿在神龙府玩疯了,还跟着船队出海了都”
张筠抿了抿嘴,道:“是臣妾没管教好,煊儿自小性子活跳,喜欢刀兵,不是皇子该有的仪范”
朱栩打断她,道:“没什么不好,朕的儿子,不能是庸才,看看宗室里的那些人,一个个志大才疏,脑满肠肥,一辈子浑浑噩噩,不说丢人现眼,至少是不会有什么出息”
张筠眨了眨眼,没有接话。
宗室里,尤其是皇子,除了某一位,其他都是圈禁一声的下场,无才无德能平平安安一辈子,要是有才有德那就是祸事了。
如果是其他人,自然是要劝诫朱栩的,偏偏张筠这个皇后,无从说出口。
朱栩对几个孩子自然是有憧憬的,倒是还没什么安排,一只手摸着张筠的锁骨,道:“你明日召集那些京中贵妇聊聊天,叙叙家常,什么也不要说,就是闲聊,看着顺眼就赏赐点东西”
张筠点头应是,犹豫了一会儿,又道:“烨儿的那几个伴读也去吗?”
朱慈烨去年就开始入读,朱栩安排了不少伴读,比如曹家的曹明蛟,毕自严的小孙子毕庸泸,孙承宗的重孙,傅涛儿子等等,都是朝廷重臣子弟。
这些安排简直不能太明显,也是朝野沸腾,要求尽快立储的原因之一。
张筠是知道朱栩的安排的,但还是不想因此引起朝野的不安,间接给朱栩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