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器预感到他要升官了,心怀难免激动,连忙跟在朱栩身旁,道:“是。皇家政院以及各地书院都在进行‘抢救古籍’,山西也四处搜罗,藏于书院,同时抄录到其他多处,确保先贤智慧不会消失在时间之中”
朱栩很是满意,又慎重的道:“不止是‘抢救’,还要梳理,研究,复兴圣人经典,先贤智慧,是我们当前一个重要任务,刻不容缓。琴棋书画固然可贵,但是涉及到农耕,医典,冶铁,地理等等,要认真的钻研,系统的整理,都是祖宗的宝贵财富,不能葬送在我们这些一代不如一代的不肖子孙手里”
吕大器抬着手,好一阵子不知道如何作答,只得道:“臣遵旨。”
曹化淳陪着朱栩身边,默默记着。
朱栩从头到尾的这些话,都不止是说给山西上下官员听的,更是说给京城那些人听的。
这些话,本身就很重,但日后秋后算账,这就是“未言之不预”。
朱栩在山西四处走动,还去山西诸君营地待了两天,发出了一番看似不轻不重的话语。
“军队,必须要有绝对的忠诚,忠诚于朕,忠诚于大明,一切要以大明的利益为前提,而不是仅仅服从上官。”
“士兵,是这个国家最为可贵的人,他们比朝堂上衣着鲜丽的大人们要高尚,因为他们在拿着性命,在第一线保护着大明与大明百姓”
“有人看不起,苛待,侮辱士兵,这决不允许!朕将命议会立法,对士兵进行保护,但凡发现有类似情形,一律严惩不贷”
朱栩的话,就是一风向标,迅速传向京城。
朱栩明确表达了京城官员毫无为官的操守,整日蝇营狗苟,令朝局动荡不安。
这话是什么意思?
第1303章 大逆不道之言
朱栩的话很重,京城的官员战战兢兢,担心着这是某种信号。
但这是一些普通官员,一些真正的高官,朱栩的近臣却听出了另外的味道。
内阁,会议厅。
毕自严,孙承宗并坐,左手边是孙传庭,傅昌宗,右手边是靖王与汪乔年,六个人,整整齐齐,还有空缺的三个椅子。
毕自严一如往常,威严,冷静,环顾一圈,转向孙承宗,语气里有质问,道:“为什么帅府有这么大的变动,这么大的计划,我一点都不知情?”
毕自严是左次辅,孙承宗是右次辅,虽然军政分离,但按照现在的内阁体制,严格来说,孙承宗是低于毕自严的,在既有的规则中,孙承宗需要向毕自严通报帅府的重大事项。
孙承宗沉吟一声,道:“帅府只是增添了一个副元帅,不算大的变动。其他的计划,这是皇上点头的,暂时对外保密,包括内阁。”
孙承宗这句话,意味深长。
毕自严自然听出来了,孙承宗不是对他保密,是对未来的“首辅”,孙传庭保密!
孙传庭当然听得出来,神情没有一丝波动。他的计划中本来就没有军队,孙承宗的警惕纯属多余。
毕自严没有追问,作为“首辅”,他一直与军队保持距离,目光转向孙传庭,道:“白谷,比照皇上的话,朝报那边据说有篇文章,署名赤青,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