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4页

独断大明 官笙 624 字 2022-11-10

六部侍郎十八位侍郎,两个被他勒令辞官,一个被他送入大牢,京城五品,四品的官员,二十多人被送入大牢。特别注意的是,兵部执掌的巡防营,被内阁收缴,交由内阁排名第四的阁老,议会议长,傅昌宗掌握。

这对朝局的震动,自然很不一般。尽管普遍认为是轰轰烈烈的“倒阁”事败后,孙传庭的秋后算账,对毕系的回击与警告,但这也说明,孙传庭已经彻底掌握朝政,再难被撼动了。

孙传庭为了巩固权力,展现威望,动用了强大的权力,不止于对毕系进行回敬,其他人,甚至包括傅昌宗,周应秋在内,权力都受到了压缩。

在这一年结束的最后一天,大雪纷飞,家家户户准备过年,与去年切割的时候,还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皇宫门口,有六十多个人齐聚,最老的看似七八十,老态龙钟,满头白发,年轻的也有四十多,他们穿的儒衫,聚集在皇宫门外。

这些人,一般人还真不认识,但要是说出他们的名字,大部分读书人都会肃然起敬。

因为这些人都是大明赫赫有名的大儒,即便是刘宗周在他们大部分人面前,都是学生辈,需要老老实实行礼。

内阁都是读书人,被这群人的到来吓了一跳,孙传庭连忙命包理游去宫门口询问。

包理游来到近前,赫然看到了他的老恩师,船山先生,连忙抬手行礼,道:“学生包理游拜见学生,不知先生到来,实是罪过。”

船山先生,名叫刘曦之,是大明有名的大儒,威望隆重,三代书香,自身从未出世,一辈子隐居读书,在士林间,是闲云野鹤,神仙般的人物。

刘曦之看着包理游,摸着白发,向着身边的人笑着道:“包理游,我的六个徒弟之一,对心学颇有研究,本以为他会继承我的衣钵,不曾想阴差阳错,居然入了仕途”

他边上一个老者,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笑呵呵的道:“太史公欲究天人之变,百死不悔,到如今千年转瞬而过,万变其里,未有不变之理,孙阁老,也算是慧眼识珠了。”

包理游看着这些人,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但能与他老师船山先生在一起,显然都不一般。

包理游对他们的来意不明所以,不动声色的警惕着。

一番寒暄,一个老者笑着说道:“我们出来,是为了支持孙阁老,支持‘新政’,支持变革。”

第1431章 参观皇宫

包理游听了大喜,飞快的将这群文坛大佬迎接入内阁。

“新政”之所以举步维艰,被处处诟病,除了太过超前,超越了大部分人的心里承受能力,还有就是缺少士林的支持。

最为反对的,自然也是士林那些顽固的儒学大家。

如果有眼前的这些大佬背书,不但能大大减少“新政”的阻力,还将拥有更加坚定的舆论支持。

孙传庭听到消息,自然大喜过望。他的威望不足,这些文坛大佬,正是雪中送炭。

孙传庭亲自出迎,带着一干阁老,六部尚书,集体陪同。

“这个内阁大殿,是先帝传位以来,皇上登极后,新建的仅有的两个大殿之一”

孙传庭带着这些人,参观内阁大殿,沿途做讲解员,道:“为了节省钱粮用于抗灾,皇宫里省吃俭用,从未奢侈,更没有大兴土木,连陵墓都被皇上否决”

船山先生背着手,在大殿里慢慢走着,似乎会意孙传庭的话外之音,道:“先帝与当今皇上,那是尧舜之圣,有众多人证,有传位诏书,即便是那些谋逆不臣之辈也未曾质疑,这件事,是为铁案,朝廷无需争辩,以免落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