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兵部,主掌大明内外军务,朱栩连翻改革后,依旧主管日常事务,包括一部分后勤,商贸进出口,还负责新兵训练营。现在的大元帅府与兵部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哪怕是孙承宗督师辽东,当年挂的也是兵部尚书衔。
另外,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兵部尚书是张国维,这个人是毕自严的政治遗产的继承人,是毕系在朝廷的代表,有人要动他,毕系上下哪里能束手待毙。
这说不得又会是一番热闹。
曹文诏自然也知道里面的道道,轻轻翻了翻身,道:“皇上,现在朝野弹劾张尚书,那叫一个声势浩大,群情汹涌,怕是不等孙首辅出手,张尚书也要扛不住压力辞官了。”
孙传庭地位日渐稳固,权势扩张的飞快,既然内阁透出口风,自然有的是人上赶着表现。
第1442章 孙承宗要隐退
朱栩听着曹文诏的话,将毛巾拿下来,在热水了转一圈,拧了拧,又蒙在脸上,道:“内阁那边怎么说?”
曹文诏看不清朱栩的神色,从他话里也分不清什么,于是有些谨慎的道:“傅阁老,周阁老态度不明,靖王,汪阁老明确反对,认为这样动作太大,需要仔细斟酌后再定。赵阁老,沈阁老也是有些迟疑,希望明年再做考虑。”
朱栩没有说话,心如明镜。
刑部与汪乔年的大理寺,靖王的督政院联系最多,合作相当紧密。汪乔年,靖王应该是担心孙传庭动完刑部,会对他们出手,限制他们的职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于是将刑部挡在前面。
赵晗,沈珣担心的或许这两个部门的“倒塌”,会对朝政造成重大影响,也有意凸显在内阁的存在,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至于傅昌宗,周应秋,是在等他的态度,没有轻易表态。
曹文诏见朱栩还是不说话,慢慢躺进水里,没有再多说。
他对朱栩很了解,哪怕多年没有相处,还是能感觉到,这位恩威深重,心思不可测的皇帝心里自有想法,他言多必失。
不等曹文诏躺好,朱栩便道:“孙阁老找的你?”
内阁里还有一位特殊人物,就是孙承宗,他的大元帅府与兵部关系最为密切。
作为次辅,他不能公然反对孙传庭,毕竟以他的资历开口,孙传庭会很被动,造成内阁的撕裂,对立。
曹文诏没想到还是被看穿了,坐起来,躬身,语气有请罪之意,道:“是,孙阁老与首辅讨论过,但首辅似乎坚持己见,不肯退让。”
朱栩从毛巾内发出鼻音,只有一个字:嗯。
这个倒是不出意外,兵部,刑部,在孙传庭眼里,确实有些大材小用,职责匹配不上地位,自然要降低。
孙承宗看来,兵部暂时还不能动,至少等帅府完成既定改革计划,从兵部手里接过诸多职权,巩固后,才能开始。
孙承宗找曹文诏来与朱栩说,一来是降低调门,不给外人觉得他在反对孙传庭的印象。二来,也是很直接的告诉朱栩,孙传庭着急了,他反对,希望朱栩从中周旋。
曹文诏见朱栩还是不说话,心里有些忐忑。
他这次来做这个说客,也是不得以,除孙承宗的面子外,兵部的改革也牵扯到皇家军团,突然之间降级,皇家军团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朱栩感受着水温,一身疲惫去了大半,长吐一口气,这才道:“听说,曹鼎蛟在吏部颇受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