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9页

独断大明 官笙 645 字 2022-11-10

郑酬庸抬起手,十分恭敬的道:“阁老,不知召见下官有何事?”

傅昌宗喝了口茶,面无表情的道:“大理寺,督政院,税务总局,商务总局,刑狱司等等,这些‘新政’在你们陕西是举步维艰,寸步难行。前不久李侍郎故地重游,还被人围攻,差点出乱子?”

李侍郎,就是新上任户部侍郎的李邦华,前不久重回陕西,调研“农庄策”。

郑酬庸现在十分警惕,闻言思忖片刻,道:“阁老,陕西的情况比其他各省要复杂,地广人稀,民情汹涌,一些机构在很多地方看来是多余或者无用,目前陕西巡抚衙门还是以‘应灾’为主”

傅昌宗轻轻放下茶杯,打断郑酬庸,淡漠的道:“是孙白谷告诉你,要以‘应灾’为主,还是哪个阁臣,你说出名字来。”

孙传庭现在权势正盛,不管谁都口称一句“首辅”,直接喊出“孙白谷”的人已经没几个。

按理说,傅昌宗不会这么称呼,这个时候,在郑酬庸这个孙系大员面前这样称呼,显然代表着傅昌宗的心情很不好。

郑酬庸虽然听到一些风声,自认为不在内阁“清算”的名单内,现在看样子他也在。

郑酬庸神色动了动,抬起手,道:“阁老教训的是。”

傅昌宗看着这个郑酬庸,眉头挑起。这个人,给他一种久违的老油条感觉,在官场里如鱼得水,上下腾挪,号称万金油。

傅昌宗再次拿起茶杯,低着头,拨弄着茶水,语气越发的冷淡道:“我知道,你是孙传庭的同年,但别以为有他做靠山就能随心所欲,对朝廷的命令视作耳旁风,也别指望招安张献忠那点功劳就自尊自大,无视朝廷明年开始陕西会有一系列大事,需要的是有能力,有心做事的人,我现在觉得你不合适,别急着申辩,我要是开口免你的职,他孙传庭也不会反对!即便他反对,到皇上那打官司,你觉得皇上会信谁的?”

傅昌宗说这话平平淡淡,但里面透着的底气,十足的震慑到了郑酬庸。

郑酬庸头上冒出细细冷汗,眼神里的坦然,心里的镇定全部不见。

他很清楚,眼前这个傅阁老的发达轨迹是与当今皇帝是一模一样,这些年,“新政”几乎也全依托他,不管是毕自严还是孙传庭,都需要倚靠“帝党”的力量,如果这两人真的发生不可调和的争执,他认为,走的几乎铁定是孙传庭!

至少在势力的对比上,刚刚上位首辅的孙传庭,还无法与根深蒂固,漫无边际的“帝党”抗衡。

更何况,这位傅阁老还是当今皇帝的亲舅舅,这么多年的追随,功劳苦劳难以说清,皇帝怎么可能会让他走?

郑酬庸神情有些慌乱,冷汗涔涔,连忙道:“下官知罪,请阁老治罪!”

傅昌宗随手从抽屉里拿出是十几道奏本,扔在桌上,冷哼道:“这是陕西八个府的知府给内阁写的信,说你压着他们,不让他做事,还威胁要将其中三个以‘破坏稳定’为由投入大牢?”

郑酬庸见傅昌宗没有罢休,眼神不安,不敢再辩解。

傅昌宗盯着郑酬庸,好一阵子,又冷声道:“回去之后,给我写一封检讨书,我不告诉你怎么写,要是觉得写的不好,认为我不会满意,辞官书也一并呈上来,不用孙传庭批,我派我的侍卫,敲锣打鼓的送你回乡!”

郑酬庸这次是真的体会到傅昌宗的强硬态度了,没敢反驳:“下官遵命。”

傅昌宗有些厌烦的挥了挥手,低头继续翻着奏本。

郑酬庸抬头看了眼傅昌宗,心惊胆战的抬手告退,缓缓出了傅昌宗班房。

他一出门,就看到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冯祝从孙传庭班房出来。

郑酬庸背后已经湿透,转身就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