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栩喜欢陈奇瑜的效率,道:“嗯,多听听,请教一下。我们做事情要稳妥,周全,计划周密又能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潜在规律”
陈奇瑜不敢大意,认真的听着,这些都是“必考题”,将来要作答的。
朱栩已经对南直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心里轻松不少,道:“你们这些巡抚平时难得聚一起,找个时间,好好聊一聊,相互弥补不足,取长补短,有什么好的经验,办法,不要敝扫自珍”
陈奇瑜抬着手,道:“臣遵旨。”
这个时候,刘时敏走进来,道:“皇上,首辅那边关于大议的讲话稿已经送来了。”
“唔。”
朱栩抬起头,道:“拿进来,朕一直等。南直隶那边,朕还算放心,去吧,过几天朕在乾清宫摆宴宴请你们这些巡抚。”
“谢皇上,臣告退。”陈奇瑜道,面上平静,心里是长松一口气。
他来时一直担心乾清宫会与孙传庭一样,对南直隶不满,要拿南直隶祭旗、立威。
第1470章 有利于朝廷
陈奇瑜走了,朱栩便拿过孙传庭的讲话草稿,认真的看了起来。
孙传庭这个讲话稿题名为:大明景正新政改革总结纲要。目录分为吏治,农业,商业,工业,文化,国防等八个方面。
吏治主要是阐述他的改革计划,重申大明体制以及改革必要性,目标。
大明体制是“帝国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包括修订,废除大明律,任命解除所有官吏的权力。内阁负责大明一切政务,由皇帝提名,任命。
同时也确认了议会的地位与权力,议会拥有弹劾,罢免阁臣的权力,对政务进行审计,同时也有着修订法律的权力。
从制度上来说,议会是介于皇帝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层。
孙传庭的讲话稿里,再次对内阁,五部以及督政院,大理寺等权责进行了明确划分,确立了一种潜在的制衡结构。
而在地方,就明确的进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巡抚衙门,大理寺,督政院,并且对省府县等权责进行清晰的界定。
在吏治这一块,孙传庭用了极大的篇幅描写,处处透着他的坚定决心。
朱栩认真的看着,慢慢推敲。
孙传庭话里话外都透着一种“法制精神”,似乎想要要求大明按照既定的规则运行,不希望有打破这种话规则的力量出现,隐约有着对皇权限制的微小痕迹在里面。
“这是在试探朕啊”
朱栩自语,面上带着笑容,继续看着。
对于朝廷的各项权责,孙传庭进行了明确的分析,确定,但这种确定更像是为以后的安排。
他现在依旧在企图扩大他的权利,要凭一己之力强力推行“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