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处理方式,可以说皆大欢喜,将这件事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乾清宫。
朱栩自然也听到汇报,斜倚在软塌上,看着站在他面前的两个儿子——朱慈烨,朱慈熠,朱栩微笑着道:“你们说说,我中国从古至今的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什么?”
朱慈烨睁着大眼睛看着朱栩,静了一会儿,道:“圣德之下,有教无类。”
朱栩稍微思忖,笑着点头道:“嗯,说的没错。熠儿?”
朱慈熠没有他二哥朱慈煊那么厌恶读书,却也没有多勤奋,看着朱栩的目光,低下头,思索一阵,道:“立人立德立书,身传天下。”
朱栩双眼微亮,赞许的道:“说的也没错。不过,在朕看来,最大的特点其实是两个字:愚民。”
第1487章 皇子们站台
“愚民”两个字对于十岁的小家伙来说,还显得颇为深奥。
朱慈烨,朱慈熠两人都是一脸的不解,不明白这里面的含义。
朱栩笑了声,没有难为他们,道:“去,叫上煓儿,跟着首辅,在议事厅去转转。”
朱慈烨与朱慈熠对视一眼,疑惑着眨了眨眼,而后道:“是父皇。”
说着,两个小家伙一脸不解的出了乾清宫,转向钟粹宫,去找他们四弟,太子朱慈煓。
朱栩斜倚在软塌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两个议员的争吵,打架,或许是偶发事件,但里面的代表的意味,并不偶然。
历代中原王朝采用的教育政策,基本上都是垄断下的愚民政策,这种政策心照不宣的绵延了千年之久,没有哪一个朝代改变过。
这种情况已经不能说是无意为之,而是久而久之的下意识手段。
孙传庭等人压下这次的打架事件,根本原因是为了大议的顺利进行。
他们有没有察觉到教育制度的改变破坏了千年的传承以及民智开启后可能造成的可怕后果。
这种后果简而言之就是不利于统治阶层的统治与管理,最根本的威胁是朱家的江山慢慢的将会被动摇。
这些问题,是深层次的,长远的。朱栩从未与任何提起,是他心底的众多不可言说的秘密之一。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朱栩期待着教育的普及以及之后的百花齐放后的盛景。
“慢慢来,不着急,不着急”
朱栩安慰着自己,微笑着看着外面,脸上的着急慢慢隐去。
朱慈烨带着朱慈熠,朱慈煓,三兄弟来到内阁二楼,正看到孙传庭等人在各个议席之间走动,与在场的人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