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栩坐在首位,神色不动,默默听着。
孙传庭一条一条,清晰明了,深入简出。
朱栩听的很认真,对当前局势发展很满意,对孙传庭也很满意。
这些工作有如此的进展,孙传庭以及内阁众人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力,抗住了多大的压力。
朱栩随手翻开身前的草本,这是孙传庭上呈的,是他讲的这些缩略版。
大明其实已经不需要移民了,各地已经基本能够应对灾情,大的民乱长久没有出现,局势比较几年前是相当平稳。
之所以要移民,一个是缓解地方上的人口压力,为分地腾出更多的空间。另一个,就是巩固边防,充实人口。
总体来说,大明朝廷面对“新政”的困难已经从绝大多数人反对,转变成了现实困境。
两百多年积累下的窠臼,朱栩这十多年也扫不干净,现在就是要耐心,沉住气,向着最艰难,最基本的土地问题冲击。
朱栩听着孙传庭说完,抬头看着众人。
众人神色一凛,做认真聆听状。
朱栩神色若有所思,语速不紧不慢,道:“第一,土地改革,是‘新政’的最重要一环,要持之以恒,坚决不怠,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很可能是冰山一角。第二,吏治,从我大明的历史,尤其是朕登极以来的种种情况来看,官吏的贪污腐化,结党营私,人浮于事,欺上瞒下等劣行还是比比皆是。我们要应对,要解决,那怎么解决,朕看来,就是大力,大胆的任用,提拔年轻人。第三,商业发展,对于商业,朝廷要重视,自古以来商人就是国家阶层,国库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都是试图打压,限制,甚至还搞消灭,这些都是不可取,甚至是愚蠢的行为。堵不如疏,我大明要构建一个稳妥,长远,有效的商业管理机制”
一群大人默默的记着,皇帝陛下说的,都是大明政策的方向,谁也不敢怠慢。
第1505章 对上了
这一次的御前会议,是总结大明发展遇到的问题,并确立进一步发展方向。
有了朱栩的话,内阁便召开扩大会议,围绕“分地”等重大事项进行工作部署。
最为瞩目的,就应该包括内阁在内的权力进一步扩大,组建多个“临时小组”,专项应对各种问题。
比如内阁的“统筹小组”,工部的“水利小组”,户部的“审计小组”,督政院的“专项督查小组”等等。
这标志着大明改革的深入,从粗放转向精细,很多事情,直面最艰辛,最根本的难题。
大明朝廷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意志,同时随着朝廷对各直属部门的强力掌控,对地方的影响是越来越大,即便地方官员不愿意面对困难,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做出成绩给上面看。
一股旋风无声又磅礴的从京城散发而出,影响大明的方方面面,一些显而易见的变化正在不断的显露。
朱栩现在只把握大方向,不再深入把控那些细节,倒是轻松了许多。
第二天,他便带着皇后张筠,太子朱慈煓出宫,在长安街上慢慢转悠。
张筠已经有近九个月身孕,挺着大肚子,陪着朱栩与朱慈煓在一个个书店流转。
一家老字号的书店,小慈煓盯着柜台上的插画图目不转睛,小脸蛋很是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