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个时候,朱栩也无法多说什么,喝了口茶,勉励道:“嗯,今年的大议,朕会去听的,你们做好计划,到时候,也要像现在这样,讲给那些议员听。”
内阁在议会作报告已经形成惯例,孙传庭不意外,平静的应下。
朱栩沉吟片刻,道:“朕还是搬回乾清宫吧,你们将三楼改造一下,三楼给议会,二楼给内阁,一楼给相关机构,其他各部局衙门也要重新规划一下,整整齐齐,不要太散乱。”
孙传庭对这个提议有些意外,倒也没问题,便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看着孙传庭,思忖片刻,没有再说。
孙传庭欲对户部改革的想法已经在实际行动中透露出来,却没有上禀他。
既然他不说,朱栩也不问。
第1528章 恩送
景正九年是大明非常特殊的一年,在后世学者研究这段磅礴,晦涩的岁月中,总是反复的提及这一年。
因为这一年是“景正新政”有质的变化的一年,是“大明中兴”的起点,是大明最艰难,最复杂,最为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大明巨变,官场朝野,士林,土地,舆论等等,近乎发生了一种不可逆转的改变。
那就是“景正新政”已经是滚滚铁流,大势所趋,再无人能反对,能阻碍,无数人冲锋陷阵,带着“新政”飞速前进。
孙传庭所带领的内阁五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将改革推入深水区,触动了千年以来的封建土地藩篱,顶住压力,对大明的土地进行二次划分。
这是困苦的一年,也是光辉的一年。
在年底三天的施政报告会议上,孙传庭以一种慷慨,果决,充满信心的语气,向议会,向全大明上下宣誓了改革的坚定意志!
自然,也有种种数据列出来以及可信,可见的前瞻效果近乎摆在所有人的眼前。
似乎所有人都能看到,改革后的大明,将会迎来怎样的盛世!
对于孙传庭的决心,议会也给予了最为热情的反馈,去年孙传庭的报告差点没有通过,这次上下两院几乎是全票通过!
这种情况,有议会以来,从未出现!
景正十年,历史上的崇祯十六年,大年初六,乾清宫,南书房。
朱栩四个儿子,朱慈烨,朱慈煊,朱慈熠,朱慈煓都在上课,这堂课,是朱栩在上。
陪着的有皇后张筠,首辅孙传庭,朱由检,傅昌宗等人,他们站在后墙边上。
前面,朱栩盘腿坐在地上,对面是四个小家伙。
太子小慈煓已经六岁,小脸白白嫩嫩,也学着朱栩的样子,盘腿坐在朱栩对面,仰着小脸,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静静的看着朱栩。
朱栩身前是一个小茶壶,他拿起来,给小家伙倒了杯水,笑着道:“煓儿,有没有什么想法要对父皇说,或者将来想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