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7页

独断大明 官笙 501 字 2022-11-10

曹文诏跟随朱栩最久,当年在景焕宫里的事还历历在目,但一转眼已经二十多年了。

这对曹文诏来说,确实一种天大的福分。

当年乾清宫一见,他被还在潜邸的惠王殿下招入景焕宫,做了大管家,前前后后不知道多少事,直到惠王变成了帝王,这才离京。

他从一个小小的辽东参将,一跃成为大明显贵。而今,曹家成了大明第一世家,曹家个个显赫,无可比拟!

这种福分,谁人有?

朱栩对曹文诏的话也只是笑了笑,道:“说吧,今天是为什么来?”

朱栩这阵子是确实没有怎么理外面,还真不知道曹文诏为何而来。

曹文诏又上前一步,神色肃然,道:“皇上,缅甸,暹罗有些不稳,卢象升上书,请准许他们对两国进行有限打击,进行警告,确保边境稳定。”

朱栩收着手势,道:“准奏。”

曹文诏道:“是。第二件事,秦元帅对兵制的改革正准备深入,推动各级将领的考核,轮换以及更替。”

考核,轮换这是规定,无需多说,最重要的,就是后面的“更替”。

文官这边,政院系已经基本替换了县一级,随着生员不断的毕业,县丞,主簿,典吏都会更换,而后由上向下,完成吏治的“净化”。

现在,轮到军队了。

皇家军院这些年也培养了很多军官,但相对于不断扩大的科举以及庞大的政院系与改革后的大学,还是人数稀少。

另外就是,皇家军院出来的军官,大部分都在皇家军团里,也就是曹文诏的手下,如果进行“更替”,也就是说,曹文诏的人将洒遍大明军队,将来很可能会在整个军队体系中有着极其可怕的影响力!

这也是曹文诏来汇报,而不是秦良玉的原因。

朱栩收了手,接过毛巾,擦了擦脖子,看着几个小家伙也要收,一抬手道:“你们多打几遍,解语,盯着他们。”

李解语微笑,应着,走过来嘱咐几个小家伙继续练。

曹文诏躬着身,陪在朱栩身后。

他自然这道这里面的忌讳,看着朱栩笑容不减的侧脸,道:“皇上,臣与秦元帅商议过了,皇家军团臣可以脱手了,也可以着手进行拆分,建立两到三个军团。”

曹文诏这是主动的削权,以免引起朱栩的猜忌。

朱栩走到屋檐下,坐在椅子上,道:“坐下说。”

曹文诏坐下来,继续说道:“军队改革是比之国策,臣不敢怠慢,已经写好一些计划,呈送司礼监,臣特意来请示,回去好做修改。”

朱栩放下毛巾,拿过小桌上的茶,道:“朕对你,对秦元帅都是毫无保留的信任。你的计划书朕看过了,没什么问题。不必要有什么担忧,该怎么改革就怎么改革,按照既定计划走,无需顾忌朕,也不用在乎内阁的声音”

文官管军,是历来的传统,军队的改革尽管是朱栩主导,但内阁也不是没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