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凤生脸上肃穆,脑子里却冒着这般运转过热的雾气。
可大家何止是说,会议室都被吵得快掀了屋顶。这三个方向都有支持者,关凤生觉得全有道理,但手上就十万两银子的经费,要尽快出成绩,就只能以一个方向为主。
离李肆举旗已过快五个月,佛山制造局终于从埋头应付枪炮数目的乱局中挣脱出来,开始步入研发生产并举的正轨。只是李肆现在手头稍紧,佛山制造局分到的研究经费不多,除开新一代滑膛枪、线膛枪,能用在炮上的也就十万两银子。
这数目在李肆看来不多,可在关凤生和佛山制造局看来,却是肥得冒油,这可是投进水里只听声的开销!只求出样品和一套成熟技术,这种好事闻所未闻。
佛山制造局分枪、炮、火药三个分局,四五个月间,火炮分局造了三四百门炮,不仅吸聚了广东一省的炮匠,还通过佛山钢铁学堂吸收了不少有潜质的学徒,甚至从澳门卜加劳炮厂挖来了一批炮匠,可谓是人才济济。对已经熟悉了火炮原理的炮匠来说,线膛、后膛、钢炮等概念可不缥缈,听闻有这么大一块肥肉待分,炮匠们依着这三条火炮发展之路,各自聚起了一帮人,在掌握着肥肉瓜分权的关凤生面前争得面红耳赤。
“我们还是多想想,四哥儿……哦,天王他到底要的是什么火炮。”
关凤生难下决心,打起了官腔,众人暗自撇嘴,有什么好想的?天王的话就很简单:要能打得更远、更快、更准、更狠、更轻便的炮。
“天王要什么炮,他自己不是很有把握,所以才要你们想,可也不止是你们想……”
门被推开,另一个声音响起,是田大由,关凤生松了口气,老兄弟救场来了。
田大由现在主管军需,从流程上看,他是关凤生的上级,由他给佛山制造局下订单。现在听他这话,显然是要插手更多,管起佛山制造局的研发项目。
“当然也不是我来想,我就是个中间人,要什么炮,还得听听战场上开炮那些人的话。”
接着田大由身后进来四个军官,三红一蓝。
由佛山制造局、天王府军令厅军需署和英华军前线指挥官组成的火炮研发定项联席会议正式召开,由此也奠定了日后英华军工研发流程的基础。正如田大由所说,现在李肆已经难以深入到具体细节,他必须要将诸多决策从自己身上分摊下去,以一套体系来保证持续的运转。
“要射速更快的炮……”
韶州黄冈驻守营指挥使王堂合是如此观点,他的营也是炮兵为主,担负以火炮守卫英华北门的任务,感觉压力很大。黄冈山摆不开更多炮,自然就想让火炮射速能更快一些。
“咱们该造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炮,破城才能更容易。”
赤雷营指挥使赵汉湘自然想让自己的独立炮营握有更强的火炮,发挥更具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