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改革听完,一口茶喷出去老远。
这人说话实在够辣,够呛人。刚才那个说话的立刻跳出来,准备和这个人打擂台。边上又有人帮腔,于是,朝堂立刻变成了战场,两边的人互喷口水,指责对方。由于现在是刘吉善那边占了上风,杨改革也就没有了制止的打算。
……
“xx,你坏了圣人教诲……”
“xx,圣人从来没说只能用毛笔做学问……”
……
“xx,从古至今,就没有用竹管笔的……”
“xx,圣人做学问的时候还要把字写在竹子上呢?竹子做得纸,为何就做不得笔?……”(在汉代,纸发明以前,字一般都写在竹子做的竹片上,就是现在出土的“简牍”,连皇帝也不例外,批阅奏折就是翻一大堆的竹片。)
……
两边斗得不亦乐乎,你用圣人压迫我,我立刻用圣人反击。战斗场面,越来越热闹。
杨改革没想到,这刘吉善的帮手还蛮多的,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清楚的看到下面分成几伙人。
一帮人是喷刘吉善的人,这伙人最多,大概占到了四成以上。
另外一帮人就是帮助刘吉善的,站在刘吉善这边的,大约有两成多。
还有一些就是打酱油的场外观众,谁也不帮。冷眼看着这两伙人喷口水。
杨改革也乐得自在,没人把火力对准自己,自己也就可以喝杯茶,看下面那群人战斗,如果有瓜子,那就最好了,可以边磕瓜子,边看戏。
看了半天,杨改革也大致的分了出来,帮刘吉善的人,大多站在竹管笔对贫寒士子有利这一条上支持刘吉善的,估计这些人里,从贫寒之家考上来的比较多。所以,自然而然的,要站在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