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杨改革觉得这徐光启还真的有几把刷子,立刻把这件事刷得服服帖帖。

不过显然,杨改革高兴的太早了点,那位大臣站出来道:“启禀陛下,干旱在陕西发生,赈灾粮运到京师了那又如何?难道再转运千里?运到陕西去吗?”

呃~~这貌似又是一个问题啊!杨改革又犯难了。又看看徐光启。

徐光启又道:“启禀陛下,臣只是说部分赈灾粮走海运,想北方遭灾,北方粮食需求肯定会加大,既然漕运已到极限,那么,必定只能走海运了。陕西赈灾,可经运河,逆黄河而上,经开封,到西安,虽然开封以上,行船逐渐困难,但是,每年还是有一段时间能够行船的,只要加紧时间运粮,想一二百万石,是没问题的,其他,则可考虑陆路运输了。”徐光启对这些貌似很娴熟。轻轻松松就把杨改革看着头疼无比的东西给搞定了。

“好计划!”杨改革很高兴,这对付明末的灾荒,终于有一点眉目了。

……

不过出来挑刺的人可不在少数。

“启禀陛下,这转运赈灾粮,就算是走海运,走黄河水道,那运转所需也不菲啊!陛下,这……”难题来了。虽然可以用黄河水道运输,但是这运输费也是很昂贵的。物资的消耗更是恐怖。当然,对比起陆路运输来说,好得多。如果完全是陆路的话,那转运粮食则更加的恐怖,运一石粮食,人工在路上要消耗八九成。要救济几百万人,那是不可能的。

“这钱,朕出了。”杨改革很豪气的慷慨了一把,想到可以救济成千上万的人,杨改革觉得,自己拿点银子出来,没事,银子没了,可以再赚。想到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易子相食,杨改革觉得,自己穿越过来,应该给他们做一点什么。

“圣上英明,圣上仁慈……”一溜的大臣见皇帝掏银子补贴运费,立刻称赞皇帝的好了。

第130章 开中法

杨改革见孙、徐两位都赞成加田税,并且也说服了其他人,于是,就准备把这件事给定下来。

“那既然诸位卿家都没有其他意见了,那南粮北调之事,就算是定下来了,按徐师傅所说,部分漕粮,赈灾粮走海运,陕西那边的赈灾粮则走运河,经黄河直达开封,再上到达西安。这件事,由徐师傅拟定一个具体的细则,方案,到时候再具体的实施。”

杨改革又给徐光启加了一个任务。

徐光启道:“臣遵旨。臣请问陛下,那北方免税问题,又该如何进行呢?还有陛下推广番薯之事,又该如何进行?”

徐光启说的问题,让刚刚松口气的杨改革又头疼起来。这推广番薯问题,以前商定的可是以番薯折色赋税的,现在这赋税都免了,那番薯又如何推广?杨改革可知望着这番薯来救大明朝的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