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没了后顾之忧,一群人开始议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余以为,这税赋,还得从田税方面入手啊!……想我大明朝,有田亩数亿亩,每亩多加个几厘,一分的税,这户部的亏空填满了不说,这边关打仗,赈济灾民,都绰绰有余啊!”一个人率先就说了,说完,意志满满的看着杨改革,希望杨改革给个高点的评价,如果能入了皇帝的法眼,这个人决定给这位贵人,百度兄磕几个头。

杨改革听完,就下了结论,战略上是错误的,但是战术上,是可行的。朝廷现在也在这样做。不过杨改革的评论,却是另外一回事:“这位兄台所言不错,想现在朝廷也正在如此行事,这位兄台所言和朝廷所做不谋而合,果然是有几分本事啊!管家!”

“小人在。”站在一旁的王承恩连忙过来答应。

“叫人记下这个建议,呆会和其他诸位的建议做下比较,如果优胜,替我收拾誊抄一下,我好带进宫去,给皇上瞧瞧!”杨改革如此吩咐王承恩。

“小的遵命。”王承恩明白了,这皇帝是准备在这些“年轻”人当中,选一些可用之才啊!王承恩连忙安排人负责誊抄这些士子们的发言,并注上名号。

旁人一看第一个开口的居然有如此待遇,都忍不住,纷纷开口,希望被这位贵人看中,然后走捷径,带进宫去给皇上过目,给皇上留下一个好印象,自己这命运,算是要改写了。

“余以为,皇上应该在盐业上下功夫,重开开中法,如此,边关就粮,灾区赈灾,都不愁亦。”这一位不是猛人,就是小白,敢开口说在盐课上下刀子。众人见他说完,都拿奇怪的眼光瞧着他,这个人可能也想起来自己说了什么,又连忙低下头,装作不在意的样子。

杨改革看着蹊跷,这盐商莫非如此厉害?连这些将来一定做官的准进士也惧怕?也将这一位的言语记录下来,并夸奖几句。

一个人鬼鬼祟祟的说道:“……听说,前些日子,徐少保在乾清宫面圣的时候,当堂吐血,为的就是这盐课之事……”声音越说越小,最后没了。

“嘘!朝事莫言,朝事莫言……”叶自根连忙出言阻止,这件事,朝堂上下,正斗争的激烈,皇帝都已经罢朝数日,外加弄吐血了一个帝师,要是牵扯进去,他们这群预备官员的身份,没有一点自保的能力。其他众人更是讳莫如深。

茶楼的情形,瞬间变得诡异。

杨改革心中也不爽,骂的,这件事,自己就是参与者,肇事者,受害者。见情形诡异,说到:“还有那位要说?”

茶楼上,才再次活跃起来。

“……如是在下,当奏请皇上开海禁,……”这个人的话说完,就获得了一阵“唏嘘”,话也说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