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陛下还是赶紧造大船,战舰,赶紧防备倭国人为宜……”
“启禀陛下,臣也以为,该加强沿海诸位卫的实力,该下拨的银钱,该如数下拨,该新造战舰的,也得造啊!……”
“启禀陛下,臣赞成立刻兴建大战舰,加强我朝沿海守备,防御倭国人的偷袭……”
群臣纷纷的改变初衷,从最开始的拼命反对造船,到现在恨不得立刻就能造出无数的战舰出来保卫自己。
转变的根本原因就是这倭寇可能要打过来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很重要啊!那个文臣和太监之争,还是放一放得了。
第176章 遗漏
杨改革见这满地的大臣都纷纷掉转枪头,开始撺掇自己造大战舰,心里就知道自己“炸弹”很成功,自己忽悠出的这个靶子,很成功,自己准备的东西,很成功。这日本,终于成了大明朝士大夫精英的肉中刺,眼中钉。
“好!诸位卿家,如此深明大义,实在难得,朕也是如此想的,这倭国之患,近在咫尺,不得不防,不过,这造大战舰,这所费实在颇多,朕虽然造了,但是也就造了一二十艘,也只是尽力而为……”杨改革开始哭穷起来。
“启禀陛下,陛下当增加造舰的数量,想这东南数省,特别是江浙,更是防范重点,十几艘如何照顾得到?陛下还准备让这些战舰去做什么环球的航行,如此,东南数省,更是危在旦夕,臣以为,陛下至少得把这造舰的数量,翻一倍以上,否则,我朝沿海,随时会遭受倭寇侵犯啊!”这位大臣开始转头撺掇皇帝大批量的造大战舰了,这家伙,可能对倭寇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更是觉得倭国每年几百万两的收入如果全部用来武装士兵,该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对这个,实在太恐惧了。
“启禀陛下,陛下不可弃东南数省于不顾啊!陛下,该多造大战舰保卫乡梓……”这位也是急躁起来,听皇帝这样说,结合这得到的消息,“眼看”这倭寇就要打到自己家门口了,如何不急?
“……臣也赞成陛下多造大战舰,保卫我大明朝海疆,想这南京,更是可以由海路直抵,这,实在太危险了,陛下如不加强防范,这南京,危在旦夕啊!南京可是龙兴之地,不可不要啊!……”这位更是怕倭寇抄了明朝的老家。这样,这些做臣子的,都该自杀以谢天下。
……
个个大臣基本上都出来赞成皇帝造大战舰了,再也不反对皇帝了。不过却不谈这造舰的费用该谁出,杨改革听了半天,也没见谁说半个字。
“诸位卿家,朕这内帑也快枯竭了,这造大战舰的费用,是不是也该户部掏点钱啊?”杨改革听了半天的“废话”,再也忍不住,开始唠叨起这造船的费用了。这既然现在变成了保卫东南,保卫“家乡”,不再是自己讲究这些精英了,那这造船的费用,就得“大家”平摊。
群臣都沉默,不作声了。虽然都赞成皇帝造大船了,不过这费用,还指望皇帝出。一来,这兵,就该由皇帝养,否则,如果其他人养,那这皇帝的位子还要不要?第二,这皇帝明显比这户部有钱。既然皇帝这样爱造大船,那就让皇帝造得了。更重要的是,这件事的虚实,还是皇帝的“一面之词”,虽然现在“深信不疑”,不过,大臣还是觉得这事悬,没底,还是先让皇帝先造造看再说。如果没有倭寇的入侵,那造大战舰岂不是浪费钱?遭人耻笑,成了对手的把柄?大臣们不得不留个心眼。
等了一会,没一个人作声,杨改革只得道:“既然诸位都不说话,那这大战舰就还是由朕来造吧,至于数量,朕尽力就是。”杨改革心中咒骂这群“小气鬼”,一毛不拔。不过心中哦也很舒坦,可以有多少钱造多少船,这移民,也就成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