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徐师傅不用谢,这个座钟,如果徐师傅研究透了,可以把这技术转让给朕,朕出专利给徐师傅,让徐师傅坐在家里享受专利,如何,或者能小型化则更好,能随身携带的钟,朕想,一定可以大卖,必定获利丰厚,如此,徐师傅,研究出座钟或者小型化座钟的专利,朕可就预定咯……”杨改革梦想着,自己的工厂里,又多了一个制造机械座钟,制作手表,怀表的,要知道,在日后的清末、民国,一个好的怀表可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啊!一块好的怀表,甚至可以卖到几千个大洋呢,这条发财的路子,自己无论如何,不会放弃的。
徐光启和孙承宗面面相窥,这个皇帝,实在太爱财了,不过并没有说皇帝什么,更没教育皇帝不要爱财,都知道这皇帝也不容易,这天灾,赈灾,军饷,造舰,战争军费,等等,实在是个无底的窟窿,皇帝不捞点钱,这大明朝,还如何支撑下去。
第194章 琐事
送走了两位孙、徐二人,杨改革是高兴带着疲倦。
今天自己的收获不小,不光是收获了科学宗教,也收获了一个科学院,更是收获了两个发财的门路。
王承恩一脸慈祥的望着皇帝陛下,这皇帝,真的是长大了,这行为,越来越摸不透了,这见识,已经远超他了,做的事,说的话,他基本上都是迷迷糊糊的,听不太懂,但是见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位都很赞赏皇帝,知道这不是坏事。
“陛下,是否要休息一下?”王承恩瞧着皇帝那疲惫的神态,心疼得不得了。
“嘿嘿,不用了,大伴,今天朕的收获极大,高兴,高兴啊!”杨改革疲惫的高兴着。虽然说着不用休息,可是,却不住的扯哈欠,搭眼皮。
杨改革觉得自己时间很不够用,自己还有太多的事没有完成。一件件都得自己去处理,这个,实在是太累了。
“大伴,对了,把内阁里各位阁老的经历文案给朕准备一下,朕要看。”杨改革忽然想起来一件事,自己这个内阁,十分的不给力,几乎帮不上自己的什么忙,否则,自己也不会这样累。
“遵命,陛下。”王承恩吃惊得很,皇帝忽然要看内阁辅臣的文案了?这岂不是说,皇帝有心换内阁了?新潮新气象,看样子,也是该到换人的时候了。
“另外,这制作放大镜的,专门设立一个场子吧,不,这个,朕另有打算……”杨改革准备建眼镜厂,不过想想,这个东西,还是给孙家兄妹去做比较好,一来,这玻璃是他们生产的,二来,交给他们去做,自己的利益可以最大化,如果交给太监们,做是可以做,不过免不了要从中捞上一捞,自己暂时可没那个闲工夫去反腐。
“另外,告诉内官监的工匠们,朕的承诺依旧有效,能早日仿制座钟的,朕有重赏,能大幅度减小座钟体积的,朕有重赏,能把钟表携带在手上,身上的,朕更是有天大的恩赐给他,专利,银钱,官位什么都有,明白吗?就这样跟内官监的工匠去说吧……”虽然徐光启也准备研究座钟,不过,杨改革决定还是不放松自己这边的研究,这些事,得有竞争速度才快,自己最缺的就是时间,自己更是缺钱。
“遵命,陛下。”王承恩答应下来。
“另外,这满桂什么时候能到京?”杨改革又操心其这满桂的事来,满桂进京,一个重要的标志就要对蒙古人动手了,对蒙古人的动手,紧接着就是动晋商,接着,就是盐商……,现在野猪皮大概也在“清理”蒙古人吧。杨改革准备等野猪皮清理过了,自己再去清理一次。让蒙古人知道,野猪皮能清理你们,我大明朝照样也能清理你们,跟着野猪皮干的时候悠着点。满桂的入京,也是自己武装贩卖的开始,这蒙古的生意,如果没有军队保护,没有保镖,是怎么也做不成的,这日后的殖民地,没有武装的保护,是不行的。
“回禀陛下,这诏书下去大概有二十来天了,估计,再有十天半个月,应该差不多了吧,这关外,到这里也是大老远的。”王承恩想了想,就报出了一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