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象台位于北京城东,不多时,马车车队,就奔到了地方。

杨改革下车,发现,这里已经靠近城墙了。不远处,就是十分高大的城墙,这个,应该是北京城最外围的城墙了,才有如此的高大。杨改革来了明朝这样久,还是头一次走出这样远的地方,头一次看到北京城的城墙。

“大伴,那个地方,可是北京城的城墙?”杨改革很兴奋,这近距离的观看历史的遗迹,怎么能不兴奋?这在二十一世纪,可是看不到的啊!

王承恩扶着皇帝,生怕皇帝从马车上摔下来,见皇帝问话,回答道:“启禀陛下,那里正是京师的城墙,高着呢,敌人想打进来,是不可能的。”说道北京城的城墙,王承恩很自信,想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何况是保护皇帝的城墙?能不高大吗?

杨改革看了一下这明朝北京的城墙,怕是有十米多高,也就是说,有四层楼以上那样高,想想,站在四楼上朝下仍东西,这楼下的人不被砸死,也被砸得心慌慌啊!杨改革忽然对这北京城的城墙,十分的好奇起来。这日后,自己有可能和野猪皮在这里生死的厮杀。倒是有必要实地的考察一番这城墙的高度,日后十分出名的广渠门之战,自己也有必要实地的去看看,看看这到底如何作战,看看,到底如何的布置。

杨改革的心思,已经飘到日后和野猪皮的作战上面去了,觉得自己实在太宅了点,整天呆在故宫里,连近在咫尺的北京城城墙都没考察过,这就是典型的纸上谈兵啊!很有必要去实地考察一下北京的城墙。

杨改革觉得自己这个宅男,到了明朝也同样宅,来了几个月,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居然没实地考察过会大战的明朝北京城墙,更没考察过广渠门,这个地方,可是日后和野猪皮大战的地方啊!杨改革的心思,已经飘了起来。

“……嗯,不错,不错,确实挺宏伟的!看着挺厚实的……”杨改革不住的点头称赞,这明朝北京的城墙,实在是太高了,也实在是太厚了。城墙上面好像还修了“房子”。

“那是当然,陛下,不是奴婢吹,这城墙,有三四丈高,敌人就是搭梯子上来,也是件难事,更别说攻城,有了这城墙,京城是不可能被攻破的……”王承恩见皇帝对城墙很感兴趣,也不住的夸这京师的城墙起来,要知道,这天子守边,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胆子和决心?没有一点保障,皇帝他能来守边?

杨改革不住的点头,三四丈高,就是十米多高,按照二十一世纪楼层的高度来看,应该有四层楼高,这要是从四楼上掉个花盆下去,也能把下面的路人砸个头破血流的,电视上常常有这方面的报道,更别说是作战的时候了,这冷兵器时代要攻这种城,不是一个难字能说得清的了,十分的想现在就去看看北京的城墙是如何的。

李祖白一副希翼的样子,杨改革也不忍心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这实地考察明朝的城墙,更让杨改革动心,这是自己日后可能和野猪皮大战的地方,关系到大明朝的未来,更是关系到自己日后的生命安全,杨改革又急不可耐的想去看城墙了。

“李大人,本公子忽然对这城墙很感兴趣,想去看看城墙,不知道李大人能否陪同一起去观看一下。”杨改革还是决定,先去看城墙,任何事,现在也没有给自己保命重要。

杨改革出来之后就是便衣。李祖白也换了一身的便衣,正在小心翼翼的站在皇帝身边伺候着,希望皇帝尽快的去看自己的热气球,忽然听到皇帝对他说“李大人”,皇帝自称本公子,吓得够呛。目瞪口呆的看着皇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王承恩站在一边,道:“李大人,公子出宫了,就以公子自称,有个别称,姓杨,名改革,字百度,你可记下了,公子要去城墙上游玩一下,你就带路吧,记住,不要暴露了公子的身份,否则,唯你是问。”王承恩立刻给李祖白普及起这杨改革微服时候的化名起来。

李祖白目瞪口呆,皇帝还有个化名?看样子,也是个喜欢微服出巡的皇帝啊!这朱家的皇帝,自从土木堡之变之后,就被大臣们束缚在紫禁城里了,很少能有皇帝走出来到处看看,能走出来的皇帝,都冠以玩闹,嬉戏的名声。

王承恩见李祖白一副白痴样,呵斥道:“李大人,还不带路?难道让公子一直站在这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