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吉因为知道的多,所以,压力更大,光是明朝皇帝能准确的知道他出兵的日子,赶在他出兵之前发动攻势,就这一条,就让他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也就是说,自己的一举一动,明朝皇帝都是知道的,以前那种“通透”的视线,如今变得模糊了,想到这里,黄台吉烦躁得很,一种不好的预兆笼罩在心头。
“莽古尔泰,把明朝的大内造拿一把过来,给大伙瞧瞧,另外,把明朝人的那个什么手榴弹,也弄几个来,让大伙瞧瞧……”黄台吉忧愁得很,在这即将开打的节骨眼上,又想起什么来,准备先给大家提个醒。
不一会,莽古尔泰就端着一杆大内造进来了,手里还拧着几个手榴弹,这是黄台吉特意让人弄的,今天,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个醒,别吃了明朝新式武器的亏。
黄台吉一边摆弄大内造,一边解释道:“这种火枪,在明朝,叫做大内造,不用火绳就可以发火,在五十步之内,可以击穿棉甲,大伙都小心了……”
众人则没怎么说话,这大内造大家都听说过,乃是如今一等一的好火枪,就连“不喜欢火枪”的蒙古人,也对这种火枪赞不绝口,称赞这种火枪质量好,威力大。一阵阴云笼罩在这个大殿里,他们大金靠的就是勇猛的冲锋,现在出了这种火枪,对他们的威胁极大,即便是再勇猛的汉子,即便是穿了盔甲,被这枪近距离打中,怕也没命在了,这对他们这些需要带头冲杀的武将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这个,叫做手榴弹,是专门用来守城的,用的时候要拧开这个盖子,点燃火绳再扔出去,据说,威力也颇大,大伙攻寨子、堡垒的时候,可小心了,别一次围太多人过去,听说,这种手榴弹,一次就扔几百个,要是人太密,怕给这种东西糟蹋了……”黄台吉很郁闷,这种东西就是专门针对他们的,他们大金没有火炮,没有远距攻城程的东西,要攻城,只能架梯子,一想到寨子里飞出几百个这个东西,黄台吉就一阵心悸!
众人的脸色更黑,这东西,他们也听说过,还有人见识过,最近和明朝的交锋当中,就有明朝人用这种东西,还不是守城的时候用,夜不收追急了,会忽然甩出几个铁疙瘩,然后就是几声巨响,然后追的人就没了,要不就是马受惊了!吃了大亏,怎么能对这东西不熟。
黄台吉郁闷得很,见众人的脸色不好,知道自展示的武器伤了大家的信心,这事,不该在这个时候说出来,不过,这个时候不说出来,不给大家提个醒,到了战场上,还不知道得死多少人,黄台吉郁闷得想把手里的手榴弹砸了。
虽然这事伤大家的情绪,不过,这事,还没完,还得把最新的消息告诉他们,黄台吉只乞求,自己说完了,这满朝的文武多少还有点勇气就行。
“最近听说,明朝皇帝做出了一种能把人载到天上去的大号孔明灯,在大号孔明灯上,如果用千里镜观察情形,则方圆几十里地的都可以尽收眼底,所以,诸位,日后和明朝人对上了,如果对方放出一个大号孔明灯,上面还有人,也别太大惊小怪的,明白吗?更是要注意,对方能把咱们看个通透……”说完,黄台吉就想打自己的嘴巴。众人的脸色被他说得更加的黑,刚刚很热闹的“大殿”,变得死气沉沉了,就连最喜欢和自己唱反调,抬杠的几个人,也都不说话了,黑着脸不出声,许多人更是用惊讶、震惊的目光看着自己。
黄台吉本来不想把这个消息公布出来,不过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先给大家打个底的好,黄台吉怕没打底,众人出去打仗忽然遇到有人在天上“飞”,怕对士气的打击更大,怕会当场崩盘。想来想去,黄台吉还是把这消息说了出来,起码心里有个准备。
“大殿”里,众人绷着脸,刚刚的叫嚣没了。不少人还吃不透为什么孔明灯可以把人载到天上去,万一掉下来怎么办?
……
“不行,不行,不行……”山海关,专门卖枪的“武器店”里,杨六正在和卖枪的伙计讨价还价。
“小哥,求你了,我们虽然只有十二个人,不过,我们真的在得下二十四把枪,我们都是玩枪的老手,一人两杆枪没问题的,我们人少,一人两杆枪,这也可以当两个小旗的人用不是?小哥,求求你,通融一下,通融一下,我们是去打鞑子,猎人头的……”杨六说不尽的好话给那店小二,不过,店小二则不同意十二个人给二十四把枪。
“小哥,小哥……”杨六则是说不尽的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