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夫人说得不错,东虏一旦折损过多,受不过我朝的压力和骚扰,极有可能放弃老巢,弃巢西窜的,而以我朝今年各部的情况来看,是没有能力深入大漠去追的,去追,怕多半是由去无回,故此,朕今年的目的,也就是消耗东虏的实力,锻炼我朝的官兵,稳住东虏,待我朝各部有足够的战力,足够的士气,再灭东虏不迟,可能明年吧,大概就可以收复辽沈了,朕估摸着,黄台吉他不是个蠢人,打不过我朝,必定会捏软柿子,去打林丹汗的,故此,还得做好深入大漠的准备……”杨改革解释道。一边说,还一边在沙盘上指指点点。
杨改革仔细的翻阅过黄台吉的生平,也翻过林丹汗的生平,发现,林丹汗就是一悲剧,如果他没有遇到黄台吉,也可以说是个有雄心的主,一统草原也是有可能的,可惜,他遇到了黄台吉,结果就是接二连三不断的悲剧,最后年纪轻轻,被黄台吉从靠辽东的地方一直赶到甘肃青海一带,就后死在了那里,老婆,女儿一大堆被黄台吉收去做后宫。杨改革一直认为,林丹汗遇到黄台吉,只能悲剧,不可能有其他结果,即便是黄台吉的实力大打折扣,也不会有太大改变,所以,杨改革很不看好如今的林丹汗,认为黄台吉在事不可为、打不过明朝的时候,肯定会打林丹汗的主意,也就是说,肯定会西进的,至于说黄台吉和明朝拼个你死我活,死也要死在辽东,杨改革觉得,这基本不可能,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臆想,南明的皇帝都还知道跑呢,跑到福建,跑到广西,甚至跑到越南,何况黄台吉。像历史上崇祯那样君王死社稷的真的人是少之又少。
“陛下,臣明白了。”秦良玉搞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心里也敞亮了许多,敬服的回话。
“……明年可以攻下辽沈,差不多也就可以把黄台吉往西边赶了,可以让黄台吉去打林丹汗,让他们之间互相消耗实力,我朝则乘机占领蒙古大漠,彻底结束我朝依靠边墙而守的格局……”杨改革说完了今年的战事,并没有停下,继续说道,准备把大明朝未来几十年的战略方向跟秦良玉说一下,秦良玉极有可能会一直主持对东虏作战。
“陛下,这,陛下的意思是,要让黄台吉打林丹汗?林丹汗不是我朝的……”秦良玉震惊了,皇帝居然说要占领蒙古大漠,这个话,可真的是有点狂了,大明占领大漠,有什么好处?得准备多少军队?要支撑关外的战事,那所需要钱粮的可不是一般的多啊!如果是常年驻扎,那更是恐怖。
“不错,驱赶黄台吉西进,消灭林丹汗,相信林丹汗打不过黄台吉,也会向西边下手的,如果能把蒙古右翼诸部都打散则更好,再把黄台吉往西边赶,最好赶过天山去,那样更好……”杨改革笑着说道,杨改革还只敢说天山,不敢说新疆,伊利,怕吓着秦良玉。
“啊!陛下,这,臣实在是无法理解。”秦良玉真的是不理解皇帝在想什么,好大喜功?钱多了没地方花?居然想吞并整个草原大漠,还想打倒天山去。
“呵呵,无他,在自己家门口防御,不如到别人家门口去防御。”杨改革笑着说道。
“啊!在自己家门口防御,不如到别人家门口去防御?……”秦良玉听得那个晕,彻底的震惊了。
“不错,在自己家门口防御也是防御,在别人家门口防御也是防御,两下比较起来,朕觉得,在别人家门口防御更好,所以,才定下了这把黄台吉往西边赶,彻底扫清大漠,进驻大漠的策略。”杨改革笑着说道。
“陛下三思,这万万使不得,陛下固然能一时占领整个大漠,可也终究会有退回来的一天,与其这般耗费无穷之人力、物力去做这件事,不如点到为止,尽快结束大战,以节省民力……”秦良玉被皇帝的庞大的构思吓着了,劝皇帝不要胡来,这样大的策略要实施起来,还不知道要多少钱粮呢,足够把大明朝拖垮了。
“呵呵,秦老夫人为何就不问朕,为什么说这句话呢?”杨改革笑着说道,没有正面回答秦良玉。
“在自家家门口防御,不如到别人家门口防御?陛下,此话的意思?”秦良玉回过神来,问道。
“刚才秦老夫人也说过,朕占领整个大漠要耗费无穷的人力、物力,朕想问秦老夫人,如今我朝边关,每年需要消耗多少钱粮?”杨改革问道。
“这……,回陛下,恕臣不知。”秦良玉回答道,还看了看一边的孙承宗,秦良玉更加惊奇,孙承宗居然没有劝说皇帝,显然已经同意了皇帝的策略,秦良玉不知道皇帝是如何说服孙承宗的,这是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孙师傅,你来说。”杨改革说道。